• 115阅读
  • 0回复

围绕结构调整 强化开发式扶贫 山东去年40万农民脱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8
第4版(要闻)
专栏:

  围绕结构调整 强化开发式扶贫
山东去年40万农民脱贫
本报济南2月17日电 记者宋光茂、何勇报道:2002年,山东坚持走以乡镇为开发单元的产业化扶贫之路,变过去单一扶持贫困村的办法为乡镇为单元的区域开发式扶贫。去年,全省有40万农民脱贫,所扶持乡镇财政收入增加20%以上,农民人均增收180元。
山东在扶贫中,积极引导山区、盐碱涝洼区发展林果,库区、湖区发展水产养殖,黄河滩区发展畜牧业,其他区域发展瓜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把有限的扶持资金用到发展主导产业上。目前全省重点扶持的230个乡镇中,有70%的乡镇项目和资金集中在发展一个支柱产业上,3年左右将形成“一乡一业”的开发格局。目前已有费县芍药山乡、临朐九山乡等乡镇建成林果专业乡。
山东还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建设大基地,以此带动千家万户贫困农民。去年国家安排山东2.5亿元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已全部落实到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均采取与贫困户挂钩、联合的方式,在贫困区域建立原料生产基地,辐射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平邑县地方镇建起了十几家果品加工厂,每年消化各类果品1.5亿公斤,产品80%出口日本、韩国,当地贫困户迅速脱贫。
对有限的扶贫资金,山东注重提高整体开发效益。对国家、省安排的61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集中投入到98个重点乡镇,集中财力办大事;乡镇对包括扶贫资金在内的各项农业投入捆绑在一起,集中用于产业开发。这些投入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2002年全省34个重点扶贫县扶贫项目完成总投入15亿元,近12亿元是乡以下自筹;乡以下自筹部分又有90%是群众投工投料方式的投入。山东还极其重视社会帮扶,去年全省帮扶财物达1亿多元。山东临沂、淄博、德州、泰安等地多年来一直坚持市直部门定点帮扶贫困乡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