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羽坛“独角戏”好不好——李永波谈“亚洲优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8
第8版(体育)
专栏:

  羽坛“独角戏”好不好
  ——李永波谈“亚洲优势”
  新华社记者 刘广
  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再次成为亚洲选手表演的大舞台,所有决赛席位全被以中国为首的亚洲选手占据。欧洲人抱怨这种实力失衡将必然阻碍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但是中国队总教练李永波并不这么认为。
  他16日对记者说,任何一名教练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出优秀选手,培养出世界冠军。羽毛球比赛5个项目的冠军并不是非要由5个国家分享,才算是对羽毛球发展有好处;同样,一个国家培养出的运动员打到很高境界,体现最新战术和最高技术水平,即使在比赛中包揽所有项目的冠军未必对羽毛球发展就没有好处。
  李永波同时表示,他相信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亚洲选手主宰国际羽坛的格局还会继续。亚洲选手能称雄世界,是他们辛勤耕耘的结果。中国队能在世界大赛中保持较大优势,既因为中国队拥有良好的训练体制和训练方法,同时从教练员到运动员也都付出了很多,因此夺取较多冠军乃理所应当,“但欧洲在这些方面可能就没有我们下的功夫那么大,付出那么多,也就必然得不到冠军”。
  丹麦队主教练佩德森则认为,亚洲球员主导国际羽坛并不是件好事,因为羽毛球的发展需要更多非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参与。但是,正像丹麦在欧洲羽坛一枝独秀一样,这种实力差距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虽然不少欧洲球员的实力也在提升,但亚洲球员的优势至少还将在3月的苏迪曼杯和5月的世锦赛中继续体现。
  丹麦队羽毛球宿将拉尔森也说,亚洲优势太明显,这肯定不利于整个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让人担忧的是,现在亚洲的优势比两三年前还要明显。虽然有很多国家开展羽毛球运动,但是主导这项运动的却是少数亚洲国家。
  至于如何解决这种亚欧不平衡,拉尔森和佩德森都认为,欧洲选手无法像中国等亚洲国家选手一样,有牢靠的后勤保障;欧洲选手要打球,必须要有以此谋生的能力。实际情况是,很多欧洲年轻人在打了两三年看不到以此谋生的希望后,就退出了羽坛。拉尔森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欧洲选手水平很难有大的提高,想赶超亚洲球员很难。(新华社伯明翰2月1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