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贡献是指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8
第9版(理论)
专栏:

  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贡献是指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卫兴华
  为了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需要弄清一个理论问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里的贡献是指什么?有人认为是指各种要素都创造价值,都作为价值源泉所作出的贡献;并把报告中关于“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论述,理解为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都创造价值,都是价值的源泉。我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对的。
  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包括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劳动,既创造财富,也创造价值,因而是财富与价值的源泉。技术、知识本身以及资本尽管是生产财富和价值的必要条件,以原材料形式存在的资本还与劳动共同构成财富的内容,但它们并不是价值的源泉。应当明确,十六大报告并没有用要素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中,财富的源泉是指使用价值的源泉,与价值的源泉是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混淆或取代。从十六大报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指按生产要素在生产财富即使用价值中的贡献分配。报告中讲到“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时,是把生产要素与“创造财富”联系在一起的,而且运用的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如果由此认为,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都创造价值,那就把创造财富与创造价值、把财富的源泉与价值的源泉混淆起来了。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生产消亡了,从而作为价格基础的价值不再存在,劳动不再成为价值的源泉,但劳动和自然界一起依然构成财富的源泉。他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
  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就讲:“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上衣、麻布等等使用价值……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他还特意引证了威廉·配第的话: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针对哥达纲领所宣称的“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说法,马克思强调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也讲:“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比如,棉布服装是由裁缝的劳动对棉布进行加工制成的,而棉布是由纺织工人的劳动将棉花纺成纱、将纱织成布的,而棉花是通过棉农的劳动在土地上种出来的,与自然界的作用相联系。自然界的阳光、雨水等对生产棉花的使用价值有贡献,但不创造价值。依此类推,最后将棉布做成服装。制衣劳动与棉布是服装的构成要素,劳动与棉布都在生产服装这一财富中作出了贡献,但创造新价值的只是劳动,棉布这个要素除将旧价值转移为成本外,不会将自己的价值增大。再如,木制家具是由木工加工木材形成的,而木材是自然界提供的。木材在创造木器财富中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木材本身不会创造新价值,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木器制品中。木器制品的价值源泉是劳动,包括其中的伐木劳动、运木劳动、锯木劳动、生产木器制品的劳动等,并不包括自然界。但作为木制品使用价值源泉即财富源泉的不只是劳动,还有自然界或自然物质。
  由此可见,财富的源泉同价值的源泉虽有联系,但不是同一概念。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中的贡献,是指生产要素在生产财富即使用价值中的贡献,而不是指它们在创造价值中的贡献。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全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