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阅读
  • 0回复

一周党建新闻评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8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一周党建新闻评点

一周党建新闻评点
问计是妙计也是“大计”
崔士鑫
据2月12日的《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版报道: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11日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提出,要解决当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能蹲在机关里,而要深入基层调研,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问计,是个颇有“古典”意味的词儿,事实也的确如此——它凝结着千百年来诸多成功者的经验之谈。我们党深深懂得这一道理,于是才有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经典论断。“问计”既需要肚量,也需要见识:何时应该去问计,何事问计于何人,都有学问,所以还要“完善以调研为基础的科学决策机制”,真正把“锦囊妙计”问到手。
勿把学习考察当观光
姜洁
据人民网消息,由江苏省镇江市两办下发的题为《关于加强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坚决制止无实质内容的出国考察。该文件明确要求领导干部出访应与其公职身份相称,有明确的公务目的和实质性内容。
领导干部出国,本来是为了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解决国内的实际问题。但眼下不少出国的领导干部们却把所谓的“学习考察”当成了“旅游观光”,把出国执行公务作为一种待遇,不仅浪费了政府的财政资金,更影响了党政领导干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镇江市出台的这一文件,是贯彻“两个务必”、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
夏长勇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从查案中发现,时下行贿案件呈现一些值得警惕的新动向,如:将行贿地点由办公室、家中,转移向公众场合,行贿方式呈现多样化,行贿人员走向“职业化”,出现了一种专门充当权钱交易中间人的“权力掮客”。
随着中央惩治腐败力度的加大,行贿者手段翻新、伎俩变样,这是道魔斗争此消彼长的必然结果。面对诱惑的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两点:其一,纸包不住火,行贿受贿的手段再高明,事实总有败露的一天;其二,是否上钩受缚,最终取决于自己,“实在推不掉”总是个借口。送上门的钱物退不掉的应该上缴,手机中被充值了巨款,也可以向组织汇报,设法处理。
抓好党风撤“温床”
盛若蔚
据2月13日《海南日报》报道:海南省委书记王岐山在海南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从目前查处的案件来看,不正之风是腐败滋生的“温床”,首先要抓党风,把“温床”撤掉,要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要把不正之风这一滋生腐败的“温床”撤掉,最关键的是得明白要“抓”什么、怎么“抓”。海南提出首先要抓党风,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是个好路子。以党风肃歪风,以正气压邪气。只要能真正长期坚持,并辅之以具体明确的操作办法,风气的质量指数肯定会大幅攀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