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镶嵌在历史中的城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8
第1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镶嵌在历史中的城墙
王明贤
据史料记载,北京的建城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2000多年来,北京的名称有蓟城、燕京、幽州、南京、中都、大都、北平、京师、北京等,城名和城址不断改变。13世纪建成的元大都是规划完整、规模宏大的都城,明清北京城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是“都市规划的无比杰作”。北京城那条南起永定门的中轴线——全世界最长的中轴线,还有极为壮观的城墙、城门和城楼,构成了北京城意象。从瑞典艺术史学家奥斯伍尔德·喜仁龙的著作《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看到的珍贵照片和研究文字,就能体会到北京城墙、城门独特的美学意义和文化价值。梁思成先生在1949年3月提供的《全国重要建城文物简目》,“主要目的在供人民解放军作战及接管时保护文物之用”,其中第一项就是“北平城全部”,梁先生后来还在“文革”中写道,“一件极重要而珍遗的文物,竟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乃至被人忽视,那就是伟大的北京城墙。……我们北京的城墙,加上那些美丽的城楼,更被称为一串光彩耀目的中华民族的璎珞了。”雄劲的城墙和高大的城楼,是中国建筑史上最值得怀念的瑰宝,它们所呈现的建筑态度,令今天的建筑师叹为观止。
  前不久举办的“北京城记忆——数字影像层”,以当代的方式展示了一批北京城墙、城门、城楼的历史照片,并对已消失的城门城楼进行数字重建,应用高科技数字技术制作了北京城门复原效果图和三维动画。面对镶嵌在历史中的城墙,我们还能感受到数字化的脉搏,在都市化时代寻找历史,追问历史,在这样一种现代结构中,我想到了孔老夫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附图片)
运用数字技术制作的北京老城门复原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