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阅读
  • 0回复

只“招”不“聘”为哪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9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时代新语

  只“招”不“聘”为哪般
张涛
上海市人事局、工商局前不久联合出台了《人才招聘会管理办法》,公布了5项措施:一是实行人才招聘会计划管理,坚决避免过多过滥;二是严格规定举办者资质条件;三是明确规定招聘会举办单位的责任,严厉查处给回扣、假招聘行为;四是要检查评估招聘会成功率;五是防止招聘会虚假广告。
这一消息见报后,没想到社会反响非常强烈。许多人纷纷给媒体打来电话,列举目前人才招聘会的种种怪现象。看来,目前的各类人才招聘会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对其进行整顿已经是人心所向。
人才招聘会本来是实现人才合理流动的平台,是人才中介机构在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搭起的一座桥梁。在为双方服务的过程中,中介机构也实现了自己正当的经济利益。但是目前,一些中介机构把赢利作为其首要目标。他们把“回扣”当成招募招聘单位的法宝,同时为保证更多赢利,又大肆提高入场门票价格;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主管也为了这点蝇头小利,频频出现在各种招聘会上,名为广纳贤才,实为坐收“回扣”。双方皆大欢喜之后,受损的只有求职者了。人才招聘会于是出现了许多怪现象:招聘会只“招”不“聘”,求职者简历如石沉大海;明明只有五六十家单位的招聘会,广告上却说有百多家;凡是招聘会都被冠之以“大型”,等等。
在此情形下,上海市出台《人才招聘会管理办法》,可谓及时。它公布的5项措施,分别针对目前人才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逐一作出规定,也非常准确。相信随着措施的一一落实,能够使上海的人才招聘会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给人才一个合理流动的空间和平台。
我们也要看到,仅仅靠一两个地方出台一个办法,距离彻底规范我国的人才招聘会市场,实现人才招聘会市场的良性运作还远远不够。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给人才创造一个合理流动的空间和良好的成长环境,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