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阅读
  • 0回复

向国际一流银行进军——访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陈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20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论坛

  向国际一流银行进军
——访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陈元
本报记者 富子梅
  去年,国家开发银行共发放中长期人民币贷款1975亿元,同比增长28.45%,5年累计放贷9137亿元;而到2002年底,该行的不良贷款率仅为1.77%,比年初下降2.14个百分点;不良资产率为2.53%,比年初下降1.92个百分点。贷款当期本息、本金、利息“三个回收率”都超过100%,累计本息回收率为98.01%。这样突出的业绩打破了人们关于政策性银行必定亏损或不良资产多的惯性思维。那么,开发银行的实践对于银行既要防范风险,又要支持经济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作为一家政策性银行,开行是如何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分工合作的?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陈元。
  发挥好政治优势
  对于记者的一连串提问,陈元深有感触地说:“在中国办好国有银行,尤其是政策性银行,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级党政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这是重要的政治优势,是区别于西方国家的重要特点。”5年来,开行始终以办好银行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不断统一思想,把所有的资源都用到办好银行上来。特别是认真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从内外两方面推进党建,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银行是吃贷款饭的,最怕的就是借款人欠债不还,担心会造成信贷风险。而目前国内一些企业信用较差,使得一些银行有钱不敢贷。开行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办法是不断加强与各地党委、政府的合作,把党政部门的组织优势用于办好银行。陈元说:“我们把政府作为信用结构建设的基础,这一点是我国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根本区别。”开行积极推进对项目甚至地方财政的外部审计,以提高透明度,培育提升地方和客户的信用。还通过与地方签订金融合作协议、开座谈会、举办金融研讨班等途径,传播信用观念和市场意识,促进信用体系的建设。对赖账和破坏信用建设的个别干部,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不称职的建议,推动地方党政部门把信用建设纳入到干部政绩考核中去。“开行的做法得到各级地方党政部门的理解和欢迎,收到积极成效,成为我们办好银行的重要内容。在我们开始搞各地金融协议和与各地合作的时候,不仅外部对这些问题理解不够,在行内思想也不统一,各方面的议论也较多,今天大家的认识已经一致了。”陈元不无欣慰地说。
  优质高效支持经济增长
  陈元说,5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办好银行、支持经济,把国家信用与市场业绩统一起来,以优质资产和金融的高效率,不断扩大对经济的支持。
  由于长期粗放经营,1998年开行的不良贷款率曾高达32.63%。为改善经营状况,开行进行了以防范和化解风险为核心的三轮信贷改革,以及去年开始的以评审改革为重点的运行机制改革。通过强化市场和财务分析,在贷款评审和决策之间建立“防火墙”,以及借鉴资本市场评价原理审议项目,遏制了奉命贷款、人情贷款,有效控制了新增贷款风险。过去5年新承诺贷款的高质量,对开行短期内大幅度降低不良资产和化解存量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
  开行在工作中特别注重与商业银行的分工合作。在负债方,开行把国家信用运用于市场,通过市场化发债,把商业银行的短期零散小额资金转变为长期集中大额资金,实质是国家信用证券化,有效锁定长期贷款风险。在资产方,开行一方面利用严格评审和不争结算的优势,通过资产置换、银团贷款等方式,发挥导向作用,直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另一方面通过提供长期资金和构造投融资结构、信用结构,改善了基础设施等长期投融资领域的融资条件。此外开行还不断丰富银行功能,以现代先进金融方式和产品支持经济。在坚持市场化发债的同时,增加了企业存款业务,不仅开拓了新的低成本资金来源,而且有利于监督企业按照合同约定使用资金,减少了贷款被挪用的风险。
  推动投融资体制建设
  “开行办好银行跟其他银行办好银行的一个重要不同点,就是我们除了通过办好银行提供资金之外,还要进行投融资体制建设,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更重要的政策性内容。”这既是陈元的切身感受,也是他在办行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之一。
  在办好银行的实践中,开行认识到,在现代经济中,信贷融资和证券融资能够比财政融资更高效地配置资源。几年来,开行把资本市场的原理用于信贷,弥补银行的先天缺陷,着力构造信贷融资和证券融资的双通道、双出口,促进发展规范的信贷融资和证券融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行已累计发债筹资8519亿元,并通过不断创新,丰富了债券市场品种,促进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如今开行的金融债券已经成为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重要工具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企业债券市场,开行自2000年起已经承担15家企业的债券承销,推动了国企直接融资的健康发展。
  陈元指出:“开行的实践证明,即使是产生于计划财政方式的传统投融资体制的银行,只要明确国际标准的目标,通过不断努力,就可以实现向市场化投融资体制的转变;中国的银行和国有企业不是制造不良资产的机器,党领导下的银行和国有企业是能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当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面的任务还很艰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