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6阅读
  • 0回复

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1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
  林玉平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这一论述,为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指明了方向。紧紧抓住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这三个环节,我们的事业就能不断发展,我们党就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顺民意,就是顺从人民的愿望和要求;谋民利,就是为人民谋取利益、带来实惠;得民心,就是赢得人民的拥护、支持和爱戴。顺民意是基础,谋民利是根本,得民心是目标。三者紧密联系,互相依存,相辅相成,都强调以民为根本、为民为目的。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既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我们共产党人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原则;既是科学的思想方法,也是重要的工作方法。
  顺民意,就要权为民所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我们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和利益。政之所行,在顺民意;政之所废,在逆民愿。这是古人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如果我们的政策、决策与人民的意愿和要求相偏离、相违背,就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甚至会事与愿违,招致民怨。顺民意,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一是决策的产生应来源于人民意愿。要广泛而充分地征求人民的意见、建议,根据大多数人的意愿制定大政方针,决定干哪些事项、做哪些工作。二是决策的完善应依凭于人民意愿。如何干好工作,要依据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和方案。三是决策的执行应受制于人民意愿。多渠道、多方式地接受人民的意见和建议,让人民监督决策的执行过程,确保决策的执行不偏离健康有序的轨道。一句话,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决策是否正确、执行是否到位。
  谋民利,就要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谋民利,是执政的本质和核心。古语曰: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如果不能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我们的政权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谋民利,一是诚心诚意办实事。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力戒空谈,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二是尽心竭力解难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救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困,解群众之所难,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打开工作的局面。三是坚持不懈做好事。时时处处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把为群众做好事当作永恒的追求。
  得民心,就要情为民所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在思想感情上与人民群众真正融为一体。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共产党人是种子,离开了人民群众这块丰厚肥沃的土壤,就不可能生根、开花、结果。党自诞生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得民心,党就能发展、壮大;失民心,党便遭受挫折、损失。只有得民心,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