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阅读
  • 0回复

免费公园如何实现良性循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21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热点解读

  在上海,部分免费开放的公园因种种困难关上了免费的大门,但正有更多的公园加入免费开放的行列——
免费公园如何实现良性循环?
本报记者 孙小静
虽然出家门要走近半个小时,但退休已十余年的陈善初老先生仍经常到静安公园坐坐。静安公园位于上海市中心,自1999年9月25日免费开放以来,公园已成为周边居民以及众多游客的理想休息场所。据统计,至2002年底,上海的133座公园中,已有66座可以免费进入。有关部门透露,今年底这个数字将达到90座左右。
  汇龙潭公园为了免费开放,曾将围墙打掉,不料损毁现象接踵而至:乱刻乱涂、拆毁绿篱,甚至夜宿园内。无奈之下,只好再次将公园封闭起来
  其实,早在1994年,上海市政府就已将免费开放公园列入市府办实事项目,至当年底全市有23座公园免费开放。然而,免费让不少公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有的公园甚至又关上了免费的大门。
  奉贤区古华公园于2001年元旦免费开放,次年元旦却重新收费。因为在免费开放的一年中,园内人流激增,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井盖被偷,石凳、标志牌以及桥上装饰的石狮子被毁,公园修复费用多花了15万元。面对这一情形,不少老游客十分不满:“还不如收费呢,花钱还可以买个清静。”
  2000年国庆节开放的嘉定区汇龙潭公园更是有苦难言。这个拥有宋、元、明三个朝代石雕艺术品以及一个清代打唱台(戏台)的仿古园林,为了免费开放,曾将围墙打掉,不料损毁现象接踵而至:乱刻乱涂、践踏绿地,甚至夜宿园内。无奈之下,2002年5月1日起,汇龙潭公园在原来围墙处种了两排珊瑚树,中间隔以铁栅栏,再次将公园封闭起来,重收门票。虽然免费仅一年多,但留下的“后遗症”却不少,直到今天被破坏的设施尚未修复完毕,免收门票后造成的资金缺口至今也未完全解决。去年上海市评选第一批星级公园,不少业内人士承认,汇龙潭公园本来还是有希望的,但由于设施、绿地破坏严重,竟落选了。
  免费服务其实可以做得更好。静安公园在免费开放后调整思路,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免费开放,是否意味着公园服务以及园容园貌质量的下降?
  “不!”上海市绿化管理局风景园林管理处处长方岩的回答十分坚决。他表示,不仅不能下降,还应在园艺景观、服务管理上“更上一层楼”。“要做到这一点,开放前就应在资金、管理方式以及设施调整等方面做好充足准备。”
  1999年9月25日,位于闹市中心的静安公园经改造后免费开放,人流量急剧上升。由于在改造之初就定位于“开放”,因此改造后的公园格局趋向于广场型,人流进出方便。同时,静安公园在管理上推出新举措:公园内部聘请保安人员与街道联合规范晨练队伍,发动游客参与管理,公园逐渐形成良好的游园氛围。
  门票收入“断流”,而区里的投入仍停留在50万元绿化养护费上。资金缺口如何填?公园如何持续发展?静安公园主任兼公园管理有限公司经理林书轮说:“开放当年,我们就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利用公园优越的地理位置,他们招商建成两个餐厅。这两个与周边环境十分融洽的餐厅,每年可为静安公园带来10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同时,让公园养护队伍走向市场。最近,这支绿化养护队在延中绿地静安段招标中一举中标,获得108万元的“生意”。
  静安公园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去年还获得上海市第一批“五星级公园”称号。
  免费公园是城区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一部分。上海各区正在积极探索加大免费公园的建设力度
  “还园于民,是城市建设的大势所趋。”采访中,有不少部门领导对公园免费开放持积极态度。目前,闵行区内全部公园实行了免费开放,浦东新区除了企业运作的两座公园外,其余16座全部免费开放。
  “推出免费公园,是城区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一部分。”闵行区城市管理局局长叶新龙的观点颇具代表性。闵行区自1997年起大力推进绿化建设后,该区的环境面貌得以迅速改善,结果客商近悦远来,房地产市场也日趋繁荣。现在,区里每年拨出上百万元资金用于推进免费公园工作,同时将这一工作推广至每个镇政府,做到“一镇一园”或“一镇多园”。另外,通过适当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介入。由房产商建设并养护、占地约65亩的莘城中央公园,现在已成了周边新建房产销售中的一个“亮点”。
  浦东新区也将加大免费公园的建设力度。浦东新区环境保护和市容卫生管理局绿化管理处处长张林祥介绍说,新区政府正在考虑“捆绑式开发”的做法,即将公园开发建设成本打入周边土地开发成本,从而改变“政府出钱改善环境,房产开发商无端获利”的局面。另外,新区还适当放宽企业建造公园的建筑容积率,使其通过一些经营性项目“以园养园”。
  资金的投入还有其他方式。据悉,徐汇区正探索成立基金会,促使全社会共建免费公园。
  免费与不免费,应根据公园特点分类实施,量力而行
  虽然免费公园越来越多,但方岩处长的态度仍很冷静。他说,加快免费开放进程,把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开展这项工作还应从各地财力、公园类别等情况出发,有序推进。
  方岩认为,古典园林、仿古园林、专类公园以及有一定历史需要保护的近代公园暂不提倡免费开放,企业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公园则采取政府分类指导建议、企业自主决定的方式运作,部分大的区综合性公园根据实际免费或部分免费开放,公益性的居住区配套公园则应完全敞开大门。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公园对于市民来说,观赏、休闲的意义会越来越淡化。上海正在努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这意味着整座城市将成为一个大公园。”方岩充满信心地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