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阅读
  • 0回复

如今,市场上被权威部门推荐、带有各种各样认证标识的商品越来越多——“推荐商品”可以信赖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21
第13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周末闲话

  如今,市场上被权威部门推荐、带有各种各样认证标识的商品越来越多——
  “推荐商品”可以信赖吗
朱忠保
  前不久,我家想购买一台彩电。
  走进商场,还没有弄清各种各样彩电的性能、价格,就被五花八门的推荐、认定证书搞昏了头。如厦华金华厦系列彩电、创维彩电、康佳彩电都是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推荐商品。厦华彩电在技术方面大概还有独到之处,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鉴定委员会认可”的内容被放大几倍放在前面,大红钢印十分显眼。至于其他ISO国际质量认证标志、绿色环保认证等,更是名目繁多。
  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彩电领域。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如今被权威部门推荐、带有各种各样认证标识的商品越来越多。比如牙膏,就有中国口腔医学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验证推荐认证的高露洁;全国牙防组认可推荐的佳洁士等。
  当然,有关协会、学会,以及专门对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日常监督、管理或检验的社会组织和群众团体,对某一领域的消费品进行认可、推荐,对监督行业发展,引导消费都十分必要。但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目前确有个别协会等组织在推荐产品时采取了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有些协会等组织推荐商品动辄称之为中国名牌,可为什么是名牌,却模棱两可,没有解释。在有些领域,还出现了一种只要企业交钱,就可以从有关协会得到认证或推荐的现象。企业交的钱越多,获得认证的档次就越高,协会的推荐就越卖力。这种所谓的推荐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而且助长了部分企业不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反在推荐认证上“找门路”,长此以往,势必对企业的正常发展带来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整顿和规范商品认证市场势在必行。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什么组织、机构对哪类商品有权进行认证、推荐或验证,规范从事这类活动的收费行为或标准,以确保这类机构或组织的中立性,确保其认证或推荐的商品质量的客观性、科学性,维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在五花八门的推荐面前,消费者更要擦亮眼睛,明辨真假,小心吃亏上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