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阅读
  • 0回复

深化供销社改革 加快“四项改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22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深化供销社改革 加快“四项改造”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 白立忱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这既为供销社搞好为农服务、办成真正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国供销合作社三届三次理事会议提出的“四项改造”,是紧密结合供销社实际,在总结多年来各地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这个思路得到了各地供销社的积极响应,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领导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四项改造”是供销社改革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供销社创新体制、实现脱胎换骨改造的关键措施,也是供销社重塑形象、增强实力、进行二次创业、为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奠定坚实基础的根本之策。我们要坚持以深化“四项改造”带动供销社全局工作。
  全方位、多途径,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世纪新阶段“三农”工作赋予我们的战略任务,也是实现供销社脱胎换骨改造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和历史性发展机遇。各地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在通过参与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使其真正成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和工作上,还有不小差距。全系统要力争用3—5年时间,构建起具有供销社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使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使基层社的体制和机制得到彻底改造。
  积极推进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基层社通过多种形式领办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村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乡村干部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兴办专业合作社,要结合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层社)+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让农民自愿以产品、资金入股等方式加入龙头企业,参与企业管理,分享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环节的利润。
  适应新阶段“三农”需要,积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农村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完善现有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通过专业合作社、社区综合服务站(社)、庄稼医院、农产品交易市场等载体,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以及科技、文化、教育、娱乐和医疗等专业化、系列化、综合化服务。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充分考虑新时期农民的需求变化,并与小城镇建设及农村社区建设紧密结合;要注意吸收农民参与,并联合社会力量共建;要尽量引入合作社机制,办出供销社特色,在为农服务中不断拓展生存空间,夯实发展基础。
  大力发展现代流通和经营方式,全面改造传统网络
  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资本的竞争,我国农村流通业开始全面整合,加快改造供销社传统网络已是迫在眉睫。网络改造工作在一些地方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还有不少地方认识没有到位,工作尚未全面铺开,发展很不平衡。必须进一步加大传统经营网络的改造力度。总社今年要带头联合各地供销社在一两个项目上实现突破,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高效畅通的现代经营网络。
  以县社为基础,整合基层流通网络。进一步强化县级供销社在基层社改造、农村商品流通和强化为农服务中的组织作用。县以上各级供销社要加强指导和服务,鼓励本级企业与县级流通网络的对接,向下延伸网点,实现共同发展。
  突出重点,着力改造主营商品经营网络。农资经营网络改造,要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以基层农资供应点、村级综合服务站、庄稼医院等为基础,实行横向联合、纵向对接。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改造,要重点引进新型业态,发挥连接城乡市场的优势,把网络延伸至县城、小城镇和大的村落,以及城市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厂矿、学校等社区。农产品经营网络改造,要结合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城乡超市等为龙头,以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为依托,逐步形成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经营网络。
  因地制宜,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网络资源。
  鼓励实力雄厚、品牌效应大的企业,加快品牌扩张,尽快形成连锁集团。实力较弱的企业,可以通过外联内合、整体加盟的方式,靠强联大。利用先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提升经营网络的现代化水平。
  继续推进产权多元化,做强放活社有企业
  产权多元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强放活社有企业的必要条件。以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的工作虽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要进一步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加快企业改制进度,力争一两年内基本完成改制任务。通过改造,使社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
  加速社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造步伐,鼓励系统内企业互相参股和职工持股,多途径吸收社会资本,改变一股独大的状况,同时要努力探索符合合作制理念的企业组织和管理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强化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保证社有资产安全。建立和完善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开放的用人机制、灵活的分配机制、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通过资本扩张、多元发展,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集团。以企业集团为支撑,通过多种途径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集中力量做强做大农资、棉花、再生资源、茶叶、食用菌、果品、日用消费品等产业,形成支撑供销社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同时,要千方百计放活中小企业。
  加快社企分开,进一步推进开放办社
  联合社改造事关供销社体制改革全局,既要有紧迫感,又必须稳妥扎实。要从社企分开、开放办社入手,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合作社联合机制,发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合作社联合组织,逐步成为能够容纳、服务各类合作社的联合社。
  继续推进社企分开,深化社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出资人制度,建立起理事会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理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社有资产管理体制。彻底转变联合社对企业的管理方式、方法,逐步建立企业自我发展机制,保障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主动敞开大门,加大开放办社力度。按照进出自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吸纳各种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及带有合作制因素的经济组织等入社。要主动为中介组织和经纪人提供各种服务,引导其规范运作、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和促进各级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和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积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一方面要搞好现有行业协会的改造和规范,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挥供销社的组织优势,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培育发展各类新的农产品行业协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联合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