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穿着草鞋归故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23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穿着草鞋归故乡
  刘鹏凯
  凤凰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地理的概念,无论是从旅游上还是文化上,凤凰似乎早就在孕育着一个梦想。正如祝勇所说的那样:对于一个漂泊者来说,心有所系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哪怕它只是一间残破的老屋,或者一只古旧的渡船。不论它是存在于记忆里还是想象中,也不论它在别人的眼中是怎样简陋,对于游子来说,那便是他心灵的全部。
  沈从文是这样,我们同样也不会例外。从精神的角度来看,凤凰对于沈从文当然是一个永远的故乡。著名画家黄永玉在沈从文的墓碑上写了这样一句话:“一个战士若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由此可以知晓,沈从文的一生和凤凰有着纠缠不清的念想。
  这是一个战士应有的情怀。沈从文说:“一个好事的人,若从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便可以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小点。”其实这个小点就是凤凰。《凤凰县志》记载:县境多山属中低山区,为云贵高原尾部武陵山脉的南部分支,西北高而东南低。有腊尔山等四十七座大山,沱江等一百五十六条大小溪河,构成重峦叠嶂、河流交错、沟壑纵横、水流湍急的地貌。山岭与河流划分着家族甚至民族的界限,深潭与幽谷掩藏着怨女的泪和英雄的血。凤凰人的所有美好性情和传奇故事,都演绎在这块土地上;他们别具一格的人群,风物、宗教、伦理也都脱胎于这样的地理环境。
  关于凤凰的种种传说和神话,都令祝勇着迷,终于使他把这个在心底埋藏了很久的愿望“转换成夏天里的一张火车票”,在肃穆的夜色中庄严地抵达了心灵的故乡。在流水般的渲染下,让人觉得,祝勇一定是穿着粘满牛粪的草鞋走进凤凰的。以如此虔诚的形式去面对凤凰,使他获得了对这座城空前的体验。“凤凰构成了一个完整(不,完美)的身体,即使在暗夜,也在按照它自身的规律运转着。它的心律不易察觉,只有仔细谛听才可能感到它的坚实有力;它的呼唤夹杂着汗液的腥咸与兰草的馨香,升腾于水面,出没于山口。”
  祝勇沉浸在这种现实和精神相互冲突的情境之中,多少有点不能自拔,他用真实的情感和言语替凤凰作着前所未有的诉说。是啊,为何不诉说呢?从那条青色的南方古长城与陈旧的老村落,似乎可以看到,凤凰被灭绝又何尝容易呢!清末之前的两千年中,各种冲突在这里断断续续地发生着,从未停止过。但是,在古村落里和吊脚楼上衍生了一代又一代的苗民和土家们并没有气馁和败退,他们用沱江水一样柔韧的力量抵御着,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动荡不安的夜晚。
  小小的凤凰,让曾经从这里走出去的沈从文和黄永玉不但魂牵梦绕,也让祝勇们心心相印。
  《凤凰:草鞋下的故乡》的纪录是有限的,然而却又是无限的。既然是这样,那就让我们在这种美好的文字里,来延续我们的美梦吧!因为,凤凰也像一个精致的梦,它只适于夜里到来。
  (《凤凰:草鞋下的故乡》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