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不闲·不易·不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26
第13版(民主和法制周刊)
专栏:法治论苑

  不闲·不易·不轻
范敬宜
九届全国人大换届在即。记者问我:你作为本届人大常委,五年回顾有何体会?
千言万语,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想了几天,才理出六个字:不闲、不易、不轻。
不闲,是指差使不闲。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人大代表当作“闲差”,把人大常委视为“二线”。君不闻有这样的顺口溜:“干部老了不用怕,还有政协和人大。”分明是把这份“差使”当成养老性安排。我开始也曾以《诗经》上的“民亦劳止,汔可小休”自解。觉得紧张工作了几十年,这回可以放松悠闲一番了。想不到来到人大以后,发现人大工作不但不是“闲差”,而且有做不完的事情。按照九届全国人大的规划,要在本届基本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每个专门委员会的工作真是十分繁重紧张。在五年中,仅以重要会议而言,除了一年一次的人大全体会议外,常委会议有32次,专门委员会的全委会55次,主任办公会议35次,审议讨论的都是重要问题。至于外出视察、执法检查、立法调研、听取政府部门汇报、专题座谈、外事出访以及日常处理大量来信、来访等等,工作量更难以统计。你想,这样的工作频率,能闲得了吗?
不易,是指工作不易。过去,人大常常被戏称为“橡皮图章”。在人们的印象中,人大代表、人大常委到基层视察,不过是走马观花,走走过场;通过法律不过是举个手,按个电钮而已,有何难哉!以我而言,做过几十年新闻工作,虽算不上专家,也算个“通才”。来到教科文卫委员会,又属文化领域,还不是驾轻就熟?可是很快就发现,这个想法大谬不然。在文化立法工作方面,自己基本上是个小学生,一切都得从头学起。刚到人大时,一位领导同志对我说,在人大有学不完的东西。五年时间光是立法的程序就未必能全弄清。当时以为有点言过其实,其实确是如此。由于立法工作十分科学、严谨、复杂,一法之立往往少则三年五载,多则十年八年,“十年磨一剑”毫不稀奇,甚至需要几届连续不懈的努力。以这五年为例,文化方面的立法举其大者仅仅是完成了两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工作,其中集人大、政府、专家、学者等各方面之力,深入调研,反复协调、修改,一波三折,最后经过常委会4次审议方得表决通过。其中甘苦,非常人所能知,岂一个“难”字所能概括!
不轻,是指责任不轻。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法制观念的加强,人大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有问题,找人大,固然是好现象,随之而来人大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着每天纷至沓来的来信、来电、来访,面对着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期望,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责任的分量,深恐辜负重托。比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广大群众瞩目于人大。作为人大代表,我们的同志深感难度大,责任重,经常为之忧心忡忡,夜难成寐。有的同志甚至骨折方愈,又冒着酷暑去考察敦煌的文物保护工作,为之奔走呼号。这里,哪找得到一点轻松的感觉。
总之,人大代表、人大常委就是在不闲、不易、不轻中度过这五年任期的,既从其中找到了自己的方位,也从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