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一个普通农妇,自发回收废旧电池,为此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却仍在被理解和不理解的处境中执著于她的环保事业——田桂荣:能坚持多久就多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27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人物

  一个普通农妇,自发回收废旧电池,为此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却仍在被理解和不理解的处境中执著于她的环保事业——
田桂荣:能坚持多久就多久
  李德忠
  见到田桂荣是在新乡市老君庵批发市场。那天,她刚接到美国一家公司通过驻青岛分公司打来的电话。对方说,看到《洛杉矶时报》关于田桂荣投身环保的义举和难处,决定出资相助。“谢谢,谢谢……”放下电话,她的眼角竟有些潮湿。
  “我是为理解我的人感动。”田桂荣向我解释说。在《洛杉矶时报》的报道里,她被称为“电池皇后”。
  惊人之举
  “我想回收废旧电池,无偿交给国家处理。”
  田桂荣收废旧电池前,已在老君庵批发市场卖了8年电池。她从对生意一窍不通成为中华电池厂个体销售第一大户。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一粒废弃纽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地下水,一只汞电池污染的水量能超过一个人一生用水的总和……废旧电池所含重金属,在人体累积能致人多种病变。
  转变发生在1999年。那段时间,由于经商受挫,她和老伴去了一趟外地。在那里,田桂荣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个大人从传呼机上换下电池,交给身边的孩子,而孩子顺手把电池扔进了水池。听着旧电池丁冬入水的声音,她的心猛地一颤。
  田桂荣受到震动,她告诉家人:“我想回收废旧电池,无偿交给国家处理。”
  回来后,田桂荣自己起草“倡议书”,向新乡市各界呼吁:“全国每年产电池140多亿节,新乡产量就达10多亿节,但巨大产量的背后却是用完后一扔了之。这样做,直接影响了地下水源及生态平衡,给子孙后代埋下隐患。作为新乡市电池销售行业的一员,我决定从自身做起,回收废旧电池。望您把废旧电池卖给我,让我们的地球更加洁净!”
  投身环保
  发传单、建环保网站,她的批发部成了环保宣传部……
  田桂荣制作了1000面三角旗,写上回收废旧电池的地址及电话;制作了200只透明的废旧电池回收箱,发放给来商店批发电池的客户;印制了3万张倡议书发放。几个月下来,田桂荣花了两万多元。
  田桂荣的批发部是两层小楼,门口有两块牌子:“加入环保行动,拯救我们的地球”、“手中的钞票要成为环保的选票”。批发部成了环保宣传部。随后,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污染也牵动了田桂荣的心。
  2001年7月中下旬,田桂荣与河南师范大学环保协会的大学生一行30余人,驱车50公里,走过11个乡镇26个村庄,发放传单3万份,回收废旧电池和废弃垃圾近两吨,整整装了9麻袋。活动结束,师大的同学们哭了起来,他们为田桂荣身上那股非凡的力量深深打动。
  2001年9月,田桂荣建立了环保网站,她在网上呼吁,及时拿出解决废旧电池无害处理的科学方法,希望更多的人参与支持这项有益于人类自身的事业。
  期待理解
  “很多人认为我疯了,只有地球理解我,但它不会说话。”
  “她从外地回来后,像中了魔,生意不做家不管,整天张口环保,闭口环保,把挣的钱全部贴在环保上面,这个家都快让她给折腾垮了。她这样做有什么利可图呢?”田桂荣的老伴范子有一边把收集箱中的废旧电池倒向三轮车,一边向我诉苦。
  她并非“暴发户”,前年春节,田桂荣只买了几十元的年货。在回老家冰天雪地的路上,看着身上背着的最好家当——一台黑白电视机和一个炒菜锅的丈夫和儿子,她哭了。“如果我没有收集这些废旧电池的话,我们也能买起自己的车开着回家了。”她说这话时显得特别愧疚。为了回收电池和环保宣传,田桂荣因不借钱救急得罪过亲兄弟,把废旧电池往父母屋里堆放挨过骂。
  “很多人认为我疯了,只有地球理解我,但它不会说话。”田桂荣揉着患有关节炎的腿说:“我总觉得子孙后代在给我拍手。”
  现在,理解她的人越来越多了。
  为“义”所困
  当初回收废旧电池是为了避免污染,现在无法处理则会造成更大污染……
  3年时间,田桂荣那里已累积50余吨废旧电池。田桂荣的老家有一栋两层10间的小楼,如今没有住人,卧室、客厅全堆满了各种型号的废旧电池,成了她的环保专用房。家里搁不下了,她又找到中华电池厂,借该厂的一间仓库暂存。
  但这种储存方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当初回收是为了避免污染,现在无法处理会造成更大的集中污染。田桂荣一时陷入尴尬的处境之中。
  有人找上门来,要以300元一吨的价格买下旧电池。田桂荣问:“你怎么处理呢?”回答:“抽掉铜针,废料深埋”。废料深埋就会污染水源,破坏生态。田桂荣断然拒绝:“不卖!就是1万元一吨也不卖!”
  面对这小山般的旧电池,田桂荣寝食不安。专家说集中存储对环境的威胁更大。
  不少环保专家向田桂荣建议,最好将废旧电池集中封存,比如像德国20世纪70年代做的那样——把岩石钻孔,再塞进废电池,然后封死。但这种处理办法需要不少资金。然而,田桂荣已经掏干了家底儿。
  “急人呐,真希望快点造出个机器。”田桂荣面露沮丧:“早知道没有,我就不费这么大劲收集了,听人家说我这是集中污染,罪过更大,现在是进退两难……”田桂荣强调:“当初,我是冲着环保来的。”
  田桂荣坦言自己是为“义”所困,现在是骑虎难下。
  执著到底
  她仍在回收废旧电池,“只有继续,才可心安。何况有这么多人关心着我呢!”
  和田桂荣相处的6天中,来采访她的记者有4批之多。
  湖南一家电视台曾对田桂荣进行了专题采访。主持人问田:“废旧电池无害处理,既无效益,又缺资金,目前环保部门也无能为力,你一个农妇又有多大的能耐?”
  她皱皱眉头说:“人是要有点责任感的。废旧电池回收走到今天,仅靠环保志愿者的热情已经远远不够了。电池生产厂家应该交纳一部分环保税,你们媒体也应向这方面努力呼吁。毕竟是关系人类自身子孙后代的大事。”
  “动机很好,效果欠佳。如果我们呼吁之后仍然是‘纸上谈兵’,您下一步怎么办?”主持人毫不留情地发问。
  田桂荣脱口道:“我……情愿倾家荡产!”话音未落,泪水夺眶而出。
  田桂荣的环保电池属于让利销售,利润很小,但她仍在回收废旧电池。她说能坚持多久就多久。她希望有朝一日,如果条件具备,自己要办一个废旧电池处理厂,填补这个空白。她说:“只有继续,才可心安,何况有这么多人关心着我呢!”
  田桂荣小传
田桂荣,女,51岁,河南省新乡县合河乡范岭村农民。自1999年9月开始,先后投入6万余元,回收废旧电池50多吨,被誉为民间“环保大使”。2001年5月,世界公益性组织——格雷特曼基金会为表彰她为环保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授予她“格雷特曼个人成就奖”。最近被评为10位“2002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之一。(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