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母亲水窖 为了西部母亲的渴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27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时政广角

  母亲水窖
为了西部母亲的渴望
本报记者 王比学
  西部,我国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也是遭受干旱最严重的地区。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饱受干旱缺水的煎熬。
  一生洗三次脸
  “半夜出门去翻山,翻过一山又一山。鸡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阳快落山。”这是西北山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诉说着山区百姓缺水的无奈,也道出了山区百姓饮水的艰辛。
  西部地区有位乡长听说县长要来检查工作,便洗了一把脸,后来县长没来,他觉得白白用了一次水,后悔了好一阵。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光秃秃的黄土坡上寸草不生。关卜村有个村民叫马虎赛,一天在驮水的路上,牲口受惊摔倒,为保住那桶来之不易的水,他只好用身体去承接下落的水桶,没想到水桶重重砸在脚上,留下终身残疾。最惨的是,妻子离家而去,留下一个女娃。好端端的一个家,就这样因一桶水破碎了。
  在甘肃永靖县,流传一句话:一生只洗三次脸,生下来洗一次,结婚时洗一次,死时再洗一次。
  许多干旱地区,人们只能靠天降雨水来生存,但由于贫困,许多家庭无力修建一眼用来蓄集雨水的水窖。在那里,为了谋生,大多数男人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妇女,不得不每日往返几里、几十里山路找回生命水。
  浇灌致富之花
  从2000年起,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实施了“大地之爱·母亲水窖”专项扶助行动,向社会募集善款,为西部缺水地区修建水窖。
  一时间,一笔笔善款,带着全国人民对西部母亲的问候和关怀,从天南地北汇聚起来。
  一眼眼“母亲水窖”在干旱的土地上建起,一滴滴甘泉汇成了献给西部母亲的涓涓溪流。
  截至目前,共募集到善款1.16亿元,建成水窖8万余处,使西部近78万妇女和群众受益。
  在四川、在重庆、在甘肃、在宁夏、在青海、在内蒙古……“母亲水窖”为无数饱受干旱折磨的人们,为千千万万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家庭,送去一片爱心,也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郑旗乡包家山八旬老人李生花是一位极其贫困的农村妇女,看到第一眼“母亲水窖”在自家门口打出,激动得哭了:“没水,这里娶不上媳妇;没水,养畜不成群。现在我享福了,真是年轻时背水吃,当了媳妇拉水吃,到了晚年蓄水吃。感谢妇联的‘母亲水窖’给咱造福了!”
  一生只能洗三次脸的甘肃省永靖县村民,作为“母亲水窖”的受益者,现在每天都能洗脸,一星期能擦上一次澡了。“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呀!”
  当地干部介绍:“自‘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实施后,这里一户一窖,有的一户两窖或三窖,人畜饮水解决了,还发展了大棚蔬菜。有些菜,村上80多岁的老人见都没见过。他们每天在儿孙的搀扶下去大棚看看,摸摸这些过去想都不敢想,如今却吃上了的新鲜蔬菜,心里乐滋滋的。”
  曾经是“养女莫嫁马泉山,马泉山上水难担”的甘肃漳县马泉山村,实施“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路进了村,电也通了,庭院里还种上了花草,好女都争着嫁到马泉山。
  需聚社会之力
  中国妇女基金会会长陈慕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母亲水窖’的建成,反响非常好。现在我们又组织了捐款者去检查验收,所以捐款者满意,接受捐款者也满意。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德政工程,要把它继续做下去。”
  “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刚刚起步,目前的捐助远远不能满足干旱地区群众的渴望。
  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莫文秀介绍,在西部干旱地区捐助1000元人民币,加上政府扶贫配套资金,即可修建一眼水窖。1000元对大城市的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它可以修建一眼水窖。一眼水窖,就可以给一家人带来生存和希望。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期盼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西部、关注缺水地区的母亲和儿童,帮助她们多建生命之源的“母亲水窖”,让她们能早日喝上水,洗上澡,过上幸福的日子。(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