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春天,走进雷锋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27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闪光的足迹·散文特写

  春天,走进雷锋团
  胡世宗
  人们对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已经很熟了,但对雷锋团,多数人是陌生的。在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四十周年的日子里,我走进了这个团队,并访问了它的党委书记、政治委员修长智。
  修政委是个浓眉大眼、虎虎有生气又很文雅的年轻上校军官,是一个以团为家、政治和军事素质过硬的领导干部。他带领着新一届雷锋团党委成员,既做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又做雷锋精神的实践者,响亮地提出了“我向雷锋看齐,大家向我看齐”的口号。一次,沈阳军区政委姜福堂带四大部机关同志来团检查工作,随机抽点团里八名常委操纵八种主战装备,破三十二种障碍,对他们进行军事素质考核。八名常委同时展开实地作业,所考科目人人优秀,演示非常成功。不想,姜政委又点修长智开大型挖掘机。团里官兵都知道他们政委不仅能操纵八种主战装备,还能用微机网上标图。只见修长智把个大家伙开到主席台前,操作熟练,动作到位,却挖不出土来。开始人们以为是他本人的技术问题,遂找来被称为“全团第一推”的最棒的推土机手韩保华来挖,仍然挖不动,原来这里是深层冻土,又是专门轧过的路,当然是谁也挖不动了。修长智和各位常委的表演令首长非常满意,更让全团官兵大开眼界,军心振奋,士气大振。我采访修长智时重提此事,并想以此为开端,探知他更多的事儿,谁知他竟巧妙地避开自己,只谈团队面貌,只谈团班子这个整体。他的雄心是:“把常委班子建成全团精兵第一班!”在雷锋团,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可以充填无数动人事例的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年,修长智和常委们带政治机关做直前破障演示科目,常委们亲自操“冲锋第一舟”破“第一浪”,被军区研讨观摩会评为第一名。
  四十年来,这个团学雷锋的信念从未动摇过,对雷锋精神的教育从未放松过,学雷锋活动从未间断过,对雷锋的宣传从未停止过。他们把雷锋精神当团魂,把雷锋事迹当团课,把《学习雷锋好榜样》当团歌,把学雷锋典型当团宝,不仅是文明之师,更是威武之师,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立下了新的功勋。
  出以公心,知兵要深,爱兵要真,是修长智给自己提出的要求。每天早晚,修长智都要在团队转一圈儿,各岗点情况,官兵们有什么新信息,他摸得准,知道得早。团里有个从阿坝入伍的藏族战士名叫泽仁郎介,家境穷困,在家连小学都没念过,汉字一个不认得,汉语一句不会说。修长智对他格外关心,嘱人教他汉语汉字,并给他创造装备比武等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现在,泽仁郎介成了一名思想和训练的骨干,成了新兵班长。在与修长智交谈中,我发现他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全团在各项工作和竞赛中名列前茅的一个个士官的名字,这可不是三个、五个、十个、八个人的名字,而是很长一串,他们是各个连队的骨干。修长智十分珍爱地说:“这些士官在某种程度上比干部还管用。”他非常重视士官的反映。近两年,随着已婚士官人数的增多,士官家属临时来队住房难的问题越发地显现了出来。来队的家属住在连队不方便,到地方租房,团里又不允许。士官们想让家属来队,谁敢让来啊!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士官工作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士官家庭的和睦。修长智及时召开团党委会做出决定:在六公里外的旧营区改建一栋士官公寓,每天派专车接送,士官们内心充满了感激。为了方便战士们打电话,团里与电信部门联系,给每个连队都安了一部IC卡电话。一次,修长智下连,有一个老士官向他反映:“政委呀,我们想在电话里跟老婆说句悄悄话都说不了。”修长智设身处地一想,可不是!电话安在连部,打个电话,连长指导员文书通讯员卫生员全能听见,怎么保护人家的隐私啊!修长智让机关和地方电信部门联系,做了不小的努力,终于在大操场四周安了八部IC卡电话,老兵们亲切地管它叫“悄悄话电话亭”。
  那是一个晴朗明亮的日子,我看到雷锋团的又一批战士,在雷锋塑像前举手宣誓。望着那一张张年轻的充满朝气的脸庞,听着那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我感到春风拂面,仿佛看到一支队伍坚定地举着雷锋的旗帜,脚步铿锵地向前挺进,而走在整个队伍前头的,就是修长智和雷锋团的领导干部们。(作者单位: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