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南岳探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27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笔墨山水

  南岳探春
朱正光
整日在车水马龙的氛围中奔忙,都市人从日历里获取春的消息,却无从为心灵深处的浮躁剪辑一些春的抚慰。于是,人们把探春的目光投向了“五岳独秀”的南岳。“应有人家住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墨染深云犹似幛,丝来小雨不成泥。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闲身信马蹄。”宋代诗家范成大先生大约不曾料得,若干朝代之后,南岳之春,依然令他手持大哥大的后人们陶醉其中。
  今日南岳探春,无需仿效古人寸积跬步了。南岳大型观光索道飞架于半山亭与南天门之间,坐在舒适的吊厢里,玄都观、竹林道院、邺侯书院、铁佛寺、丹霞寺、湘南寺、祖师殿依次从苍松翠柏间探身相迎,点点杜鹃尽在眼底,轻风过处,玉兰香袭人肺腑,更有梵音唱和、僧道钟鼓在空气间久久回旋,直将你平日挥之不去的世间烦惑洗刷殆尽……南天门下吊车,便有羊春秋先生撰的“到南天门,歇歇脚,喝杯茶去;登祝融峰,看看山,携朵云来”的对联,诱你登祝融之前一品久负盛名的南岳云雾茶,此茶摘自高山云雾深处,无虫害、无污染,制作工艺精细传统,其以秀丽多毫、翠绿匀润、鲜爽醇厚、嫩香持久的品质在唐代就列为贡品。当然,架一木凳小坐,郁青的茶园尽在眼底,缕缕茶香与山花馨香纠缠在一起,茶道与野趣连袂的意境,恐怕连昔日皇家亦未曾有缘享受。
  信步祝融,平视云天相接,俯瞰群山逶迤,湘江如带,无形间都市人对平日栖身的摩天大楼生出一份蔑视。群石之间,“山矗天止、云起风流”、“青云神袖”之类的石刻随处可见,有些虽然青苔掩映,却由不得你不感受到一双历史的手,在悄然中伸向你思想深处,带给你古文化不朽的震撼。
  探春南岳,白玉兰花事正盛。在广济寺、方广寺、水月庵、树木园等景点,金叶玉兰、云山玉兰、红花白兰,品种繁多,藏经殿后有一株树龄达五百年以上的玉兰树,高达五丈有余,枝繁叶茂,花叠如云,堪称玉兰花后,而铁佛寺的白玉兰,成长丛林,高大雄伟,香气弥散数公里,浑然一方玉兰的国度,令人流连忘返。比玉兰一族更为鼎盛的却是杜鹃,无峰不有,无谷不见,或点缀青草溪涧之侧,或恣意铺陈坡谷之间,且品种繁多,红杜鹃、紫杜鹃、白杜鹃、腺果杜鹃、卵叶杜鹃、云锦杜鹃,五彩纷呈,千姿百态,徜徉花海之中,鸟鸣啾啾,轻蝶翻飞,纵然不自认是食烟火的神仙,也断然把印在绿茵里的足迹,当作了生命里一份弥足珍贵的财富了。
  然而,南岳探春,若是错过了藏经殿景区,便不能领略到“五岳独秀”中“秀”的精要。藏经殿四周,有少数百年的古树,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长着五百多种植物,一般有五层以上的植被,水月庵门前的银杏和香榧,均已逾千年风霜雨雪,高十余丈,浓荫匝地,郁郁苍苍,无碍林里,椴树、润楠、水青枫、石栎、婆罗树、伯乐树、银雀树等珍稀树木蓬蓬相盖,遮天蔽日……最出名的摇钱树、连理枝、同根生“南岳三大奇树”亦藏身此处,彼此相距,不过数十步之遥。故植物学家称这里为“活生生的植物学课本”,旅游界人士叹曰:“未到藏经殿,不知南岳秀”。
  当然,峰峦竞秀,万木争荣的南岳,极尽大自然之秀美之外,更是佛道两教的一方圣土。赏春之余,顺便品味一番经久不衰的宗教文化,或许,南岳探春之旅,你装入记忆的不仅是山之雄、木之秀、花之艳,还将夹入几分对生活的爱和对人生的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