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广东省重新修改了粮食增产计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2-04
第2版()
专栏:

广东省重新修改了粮食增产计划
吴尔祥
1月初旬召开的广东省粮食生产会议,根据广东省今年春耕前基本实现半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的新形势,重新修改了原定的1956年粮食生产计划。全省1956年的粮食总产量,要求在1955年的220多亿斤的基础上再增产18.5%,即增产40亿斤。这比原订的增产计划提高了12亿斤。完成了这个计划,就可以提前一年达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的粮食增产指标。各地到会的代表认为还可以再多增产一些。因此,又把增产56亿斤做为争取实现的目标。
这次修订计划的过程,也就是同右倾保守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从各地代表检查出来的情况看,在农业部门的干部中,右倾保守思想是相当普遍的。在这次会议上,有不少代表认为:今年增产28亿斤就很困难,增产56亿斤是根本办不到的。他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尽量压低指标。实际上,他们所提出的许多困难问题,当地群众已经解决了。可是,他们对这些先进事物熟视无睹。
1955年,广东农村遭受到百年少见的旱灾虫害,但是这一年不但没有减产,而且比1954年略有增产;同时,全省还出现了两个“千斤县”,21个“千斤区”,488个“千斤乡”。1955年春,全省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只占7%左右;在今年春耕前,全省就可以基本上实现半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可是,许多人看不到这个最大的变化。许多事情,群众已经做出了成绩,有些领导人员还在嚷“办不到”。全省原计划1956年春耕前打井37万个;现在,只是粤西区就要打42万个。中山县横栏区原订计划每亩积肥1,000斤;在两个月内,群众积肥平均每亩已经达到10,000斤。珠海县原来担心完成冬耕1,000亩的计划有困难;到现在冬耕面积已经超过了10,000亩。一向耕作粗放、产量比较低的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农民也纷纷提出争取今年每亩水稻产量达到1,000斤。这些事实说明,目前农业生产的领导远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这次会议,在批判了右倾保守思想的基础上,挖掘了增产潜力,寻找了增产关键。代表们进一步认识到,广东省提早一年完成五年计划的粮食增产指标是完全可能的。广东省有不少优越条件,但是现在土地潜力并没有充分发挥,许多有利条件也没有充分利用。以水稻来说,高产地区每亩产量已经达到千斤以上,甚至有达到2,000斤以上的,低产地区却只有200来斤,全省总平均也不过400来斤。全省现有耕地5,600多万亩,可以进行冬种的土地至少有3,000万亩;但是1955年已经实行冬种的不过1,400多万亩。全省如果把3,000万亩三造田加以充分利用,把70%的低产田改变成高产田,把七、八百万亩单造田变成双造,把260万亩双季间作田改为双季连作,产量就可以大大突破原定的指标。广东的荒地还很多,仅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上已经勘察了的荒地就有1,000多万亩,这也是增产粮食的重要门路。
在耕作技术方面,许多地方耕作粗放。粤西、海南等地还有不少地方采用原始状态的撒种和混种的方法。撒种是把种籽撒在高低不平的田里,不除草,不追肥,让它自生自长。混种是把早晚两造种籽混合起来播种插植,夏收的时候连晚造的秧苗一起割掉,然后再长起来收晚稻。如果把撒种改为条播或插秧,每亩至少增产100斤,混种改为分植,每亩可以增产170斤。现在,广东大部地区还在使用旧式农具,良种推广的面积很小,不少地区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还很薄弱,这些方面都还大有可为。
广东省的农业生产潜力很大,增产门路也很多,完成增产任务是有保证的。问题就在于全省各级农业部门的同志们,能不能深入实际,依靠群众,根据本地区的农业季节和特点,抓住增产的主要关键,总结群众的先进经验,具体领导,切实贯彻实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