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峡江新气象——三峡库区蓄水半年看六大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6
第2版(要闻·体育)
专栏:

峡江新气象
——三峡库区蓄水半年看六大变化
本报记者 范伟国
  三峡大坝135米蓄水已有半年了。三峡库区现状如何,库区群众的生活如何,记者近日从重庆主城区坐船沿江看水,又由巫山到奉节过云阳入万州现场采访,将所见所闻报告如下——
  江水清了
——三峡沿线污水污物得到有效治理
  记者乘坐江山10号轮,11月24日晚上8时从重庆朝天门码头始发。时届冬令,江流窄了,流速慢了。清晨抵长江丰都段,推窗看江,顿觉有异,岸线已离船很远,不见了一船挡河、万船莫过的景象;江水一脱昔日浑黄卷滚的模样,变得清净娴静。
  江水清了,越往下游走,这样的感觉越明显。起初,水清而不透。到万州,有了清亮的味道。在巫山的大宁河口,水更清了,可透视半米左右;江水与小三峡千曲万折流下来的溪水已浑然一体,看不到蓄水之初江河汇合处清浊交错的图画。船政委许东说,水清到这个模样,已有两个月多了。
  三峡沿线连绵的垃圾带,曾是大家关注的问题。目前长江污水、污物和漂浮物的治理已见效果。江山10号轮是“长航”处理旅客生活污水的试点船之一,投资100多万元安装了先进的环保装置,一船500多人的剩饭残菜和粪便等废物污水都经过处理达标后再入江中。
  在丰都码头现场采访县委书记谭大辉,他说,丰都县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堆埋场都已正常运转,有效地处理了县城100%的生活垃圾和90%的生活污水。奉节县委书记刘本荣说,到10月底,他们已从长江中清捞垃圾7597吨,达到了江面洁、江岸清的要求,这里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全面得到处理。万州的长江边上,明镜滩污水处理厂正在全速运转。黑黄浑浊、散发着恶臭的污水几经跌宕起伏的过滤、沉淀和生化处理后,再变成符合标准的清水进入长江。
  航道宽了
——新航标左岸白标、右岸红标,煞是醒目
  江水清了,航道宽了,也更规范了。长江重庆段的航道,自重庆主城区到万州这一段本为宽浅河段,自丰都县城到万州段在蓄水后变阔了很多。据观察,在江面宽阔的地段,浮标的设置比过去多了一些。
  万州到奉节县城的这一段长江航道,是宽谷河段;自奉节起的三峡航道,则为峡谷河段。蓄水后,这一带雾天增多,航道部门在原有半人多高的三角形航标的基础上,增设了两米多高的新岸标,左岸白标、右岸红标,煞是醒目。在急转或浅滩等危险地段,增设了黄色的警告标记和白底加框的禁超标识。
  记者进驾驶舱观察,窗外江面开阔,行船十分通畅,再不用为了避开急流险滩或对面来船而左躲右避。回头看航迹,是一条笔直的水线。库区航道从明年开始实施靠右行驶后,航行的安全系数将更大。
  溪流涨了
——原来无法行船的小溪现在船能直入数公里,形成了新的峡谷风光
  刚涨水时,巫山县委宣传部长周山河喜忧参半,忧的是小三峡中漂浮物多了,幽深奇崛的特色少了。还是蓄水的好处多,老周说,高峡出平湖,巫山县抱龙河、大溪河等6条小支流的水位也随之抬高,原来无法行船的小溪现在船能直入数公里。有了水,山就有了灵气,形成了新的峡谷风光。巫山县正在抓紧开发这几条支流的旅游景点,使自然资源尽快变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6日上午,记者借船捷足先登蓄水后初出深闺的神女溪。神女溪在巫峡名山神女峰的对岸,晶莹剔透的溪水引小船在峰回山转处徐徐行进,杂树野竹夹道相迎。两岸相距只10余米,溪窄更显峰高。抬头看山,绝壁千仞,天仅一线;低头看水,色若翡翠,倒影如画,令人倾倒。行进至离河口10余公里许,忽见一山横挡去路,山顶像人伸开的巴掌。同行的当地人说,这就是巫峡十二峰之一的手掌峰,又叫上升峰。蓄水前溪窄流浅,游客不能进峡,能观赏到的只是十二峰的1/4。沿江的小支流开发出来后,巫山奇峰的千姿百态就饱览无余了,既能坐船行观,亦可登高近看。
  危岩治了
——库区108个专业监测点、1689个群测群防点随时监测地质灾害
  江上眺望云阳新城的库岸整治工地,竣工不久的12.8公里长的岸线和62米高的堤坝在冬阳下气势恢宏。1448级的登云梯就从江边开始,纵伸向上直到全城的制高点磐石城。
  谁能想到,这里曾是11处变形体、32处危岩体和6处崩岸的所在呢?云阳县有规模较大、危害较重的各类滑坡16处,纳入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的首批防治项目,目前这批防治项目通过了国家验收,全部被评为合格工程。
  三峡库区坡陡谷深,地质条件复杂,是国土资源部划定的我国四大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经调查核实,重庆三峡库区中,前缘在135米水位线以下的地质灾害有590处。其中,奉节和巫山两地有180个高边坡、722个深基础项目作为地质灾害首期项目防治,到7月下旬,这批深基础项目已全部完成,另有152处的高边坡得到治理。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重庆启动了三峡库区监测预警系统,设立了108个专业监测点,1689个群测群防点。专业监测点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遥测无线传输等先进仪器设备。
  桔农笑了
——库区金色柑桔带开始了现代化管理
  今秋,对三峡桔农来说,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欢笑的季度。
  奉节县的15万亩911万株脐橙树喜获丰收,年产量可达11.5万吨以上,比去年增产14.3%以上。据初步统计,全县的脐橙产值可望突破2.4亿元。
  北京汇源重庆万州公司在今年柑桔收购旺季前,出台了一定3年不变的收购保护价,收购保护价比去年的市场价高了40%。
  这仅仅是个开始。北京汇源重庆万州公司根据国务院三峡办的安排,在万州、开县、云阳等9个区县移民相对集中的村社,落实了2万亩柑桔示范园的种植计划。示范园由公司统一规划、统一建园再交给农民种植,同时提供免费的种苗和技术辅导,然后由公司按保护价统一收购产品。移民的安稳致富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在万州区高梁镇万家坝农业园区里,记者踏访了现代化的三峡库区优质柑树良种苗木示范中心。占地288亩、投资1200万元的示范中心年育苗能力达300万株以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柑桔脱毒良苗基地。在4000平方米的、由电脑调控湿热度的温室里,从美国引入的枳橙砧木有十几厘米高了,长得虎虎有生气。有120万株枳橙砧木已移至室外苗圃,在现场指导育苗的专家说,这批苗木明年春天就可以拿到大田去种植了。
  汇源万州合资公司将在以加工厂为中心的80平方公里范围以内,以长江万州区、开县、云阳县为核心区,用5—8年时间建成加工专用的柑桔原料基地50万亩,带动10余万农村移民和果农脱贫致富。温家宝总理心牵移民安稳致富的大事,前不久到库区视察时,专门听取了这个公司的汇报。
  濒危植物有家了
——库区濒危植物的待遇,堪与动物世界的大熊猫相提并论
  万州江南新区,落户了一个特殊的移民大家庭——三峡珍稀植物园。
  6年前从北京铁路部门返回故里从事绿色产业的植物园负责人向秀发,陪记者走近了植物园层层叠叠的坡坎沟壑,指点着一株株树草:这是荷叶铁线蕨,这是武隆细辛……他说,这里移栽了12000多株草本、藤本植物,10000株乔木、灌木,350株古树名木;共有130多个品种,其中10多种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其余的都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这个三峡濒危植物的新家,是教授、专家从库区10多个区县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三层台阶地,形成了小范围的立体气候,土壤干湿、阴阳、肥瘦相宜,使喜阴的金毛狗、好水的桫椤、喜欢在绝壁中生存的崖柏都能各得其所。
  这些其貌不扬的树草,可是相关门类植物的一脉香火。它们被国务院列入三峡库区濒危植物保护工程之中,其待遇堪与动物世界的大熊猫相提并论。在这里,它们有了“户籍档案”,得到了精心呵护:何时浇水、如何保湿、怎样施肥、用药分量,都由专家制定方案,有专人实施。据介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疏花水柏枝是1999年在三峡发现的中国特有物种,已成功地移栽到这里,成了最娇贵的“移民”之一。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在国内尚无人工栽培成功的记录,在这里有了零的突破,栽活了20多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