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从合资到控股再到独资;从中心城市向地县中小城市;从单纯生产到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洋家电咄咄逼人——家电业:面对外资本土化趋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04
第1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从合资到控股再到独资;从中心城市向地县中小城市;从单纯生产到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洋家电咄咄逼人——
家电业:面对外资本土化趋势
  本报记者 朱剑红
  洋家电纷纷本土化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人们对中国家电业普遍持较为乐观的态度。这是因为中国家电业市场化程度最高,产品规模大。如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的产量,在2002年分别达到5100万台、1600万台、1600万台、1700万台和2300万台,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外资家电企业在近期的一些新动向却令中国家电业不能等闲视之。今年1月以来,伊莱克斯、惠尔浦、西门子和LG等外国家电巨头,纷纷更换中国区高层管理人员,有媒体称,这预示着洋家电2003年将在中国市场大动干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著名家电专家陆刃波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外资家电企业的“本土化趋势”。近两年,松下、三星、日立、夏普等外资企业都出现了“高管人员本土化”,不仅如此,许多外资家电企业还先后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并将原来的合资企业逐渐变成独资公司。陆刃波说,外资家电企业的本土化趋势已十分明朗,这说明风险进一步逼近中国家电企业,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国际竞争之火已经烧到了家门口。
  陆刃波长期跟踪中国家电业的发展,据他观察,外资家电企业在中国的投资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合资——控股——独资。进入中国之初,洋家电多采取与中国家电企业合资的方式,如来自德国的西门子公司,站稳脚跟后,则逐步向控股和独资过渡。此后,企业的经营范围也逐步变化,从以前的单纯在中国生产,转向生产和市场销售并重,最后终成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如夏普、日立等,以前的产品基本返销,后都开始重视扩大中国市场份额。惠尔浦、松下的产品则已经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市场渗透。
  新趋势指向何在
  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从合资之日起,就是在不断的冲突和摩擦中踟躇前行。对此,人们多以“文化冲突”以蔽之。的确,中外企业在企业制度、管理方式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使合资的双方既享受了快乐也经历了痛苦。中国家电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从一棵小苗长成大树,在短短的20年的时间里,建立了囊括黑白家电及小家电产品在内的比较完善的家电生产体系。
  外资企业则从冲突中学到了中国文化,掌握了中国市场的游戏规则。在它们羽翼丰满后,越来越狭窄的世界市场已经不能满足其两头在外的加工方式。放眼全球,中国市场无疑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尽管中国城镇的家电普及率很高,如电冰箱,2001年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量达81%,彩色电视机已达120%,但家庭拥有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市场仍保持了较大的规模。电视机国内市场年销量在3000万台左右,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的国内年销量也都超过了1000万台。尤其重要的是,在产品需求结构方向上,中高收入家庭对高端家电产品具有强烈的需求,而这正是国外家电企业最为关注的市场。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从产业政策上看,对外资家电企业已经没有什么制约。这使得洋家电在交足了学费长了本事后,顺理成章进入扩张期,它们要在中国市场分割份额获取利润了。
  由于跨国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其赢利能力不可小觑。有人曾经统计过,索尼销售50万台彩电的赢利就超过了长虹的500万台。再如韩国的LG,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在短短的几年中,其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去年LG的空调销量已经近100万台,微波炉在个别地区的销量已超过格兰仕。一个在中国市场已相对饱和时进入的外资企业,能迅速形成如此规模,其凌厉攻势令人刮目。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中国家电企业虽然规模很大,但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陆刃波认为,我们的家电第一个弱项是研发能力差,没有核心技术;第二个是资本不够雄厚。世界著名的家电公司基本上都不是单纯的家电企业,而是综合性的公司,其销售总额之巨大是国内公司无法比拟的。如韩国三星公司去年的销售额是1000多亿美元,而我们的行业龙头老大海尔2002年的销售额只有700多亿人民币。
  面对咄咄逼人的洋家电,中国家电企业的机会在哪里?陆刃波说,家电市场的需求是有差异的,虽然在研发能力上我们技不如人,但在低端产品上有优势。中国现在彩电及小家电的出口,都是世界第一。中国家电企业在营销渠道上优于洋家电,在制造技术上与其基本处在同等水平上。目前,白色家电技术全世界都没有突破,这就为我们的家电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机会。国内有一定品牌优势的企业要通过经营品牌做大规模,而更多的企业应该有更强的紧迫感,抓紧改制,苦练内功。在战略上重视外资家电企业,如果仅仅抱着国内市场及劳动力成本优势,国内企业就无法摆脱在同一层面没完没了打价格战的困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