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历史将永远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06
第10版(纪念与回忆)
专栏:

  历史将永远铭记
  盛永华
  宋庆龄无愧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女儿,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同时,她受到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层次的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人们的深切理解和广泛赞颂。宋庆龄属于全世界。
  (一)
  宋庆龄在少年时代负笈美国留学,得以走向广阔的世界,接受西方正规的现代教育,接触了许多新鲜事物。正如宋庆龄30年代自己所说:“我在美国度过我的青年时代,受过美国伟大的民主传统的熏染,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伟大的力量之一。它的文化,成为我所接受的教育的一部分。”她特别强调这种民主主义,“对于我祖国,十分需要民主精神的祖国,是非常珍贵的。”
  爱国主义思想和变革要求,是年轻的留学生宋庆龄的思想。1913年夏,怀着报国的激情学成返国的宋庆龄,却不能踏上故乡上海,是因为辛亥革命从根本意义上已经失败。孙中山和他的许多战友,包括宋庆龄的父亲——他携带全家流亡日本。从大洋彼岸归来的宋庆龄径直去了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成为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的学生,后来更成为他的战友和伴侣。
  在以后的10年里,宋庆龄参与了孙中山领导的反对袁世凯及其后继者,维护共和制度的斗争,经受了严酷的考验和磨砺。但是,由于旧民主主义已经濒于尾声,难以再涌高潮。而宋庆龄却在最初的政治生涯中饱经挫折,在孙中山的教导下更为深刻地认识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在政治上迅速成熟起来。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拓了世界历史的新时期,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发端。中国工人阶级作为自觉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则使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革命的新阶段对宋庆龄和孙中山是严峻的考验。通过探索和扬弃,孙中山的晚年达到他政治生涯的高峰,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北伐战争。对于孙中山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进展,宋庆龄无疑起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不仅由于她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而且在思想领域方面,他们的共同探讨、切磋以至共同抵御来自“右”边的干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宋庆龄参与了孙中山同苏俄来华的代表多次会见与会谈。1922年,孙中山与列宁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而孙中山致列宁的信函电文,大多由宋庆龄起草。在1923年底至1924年初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酝酿过程中,国民党右派为了阻止合作的实现,曾游说宋庆龄,希望得到她的帮助,遭到宋庆龄拒绝。宋庆龄的无条件支持,对于孙中山的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
  当中国革命进入了土地革命时期,宋庆龄从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出发,忠诚于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在实践中她深切地认识到工农“这两个阶级在我们打倒帝国主义、废除奴役我们的不平等条约和有效地统一全国的斗争中,都是我们力量的基础。他们是建设自由新中国的新柱石”。在革命急剧逆转的严重形势下,宋庆龄在捍卫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斗争中,很快便找到了中国革命成败攸关的革命领导者和革命主力军。
  在中国革命刚刚进入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大众进行土地革命的时候,在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对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分析以及他们的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等理论和伟大创举一时还未被党内及共产国际广泛认同的时候,宋庆龄高举孙中山的旗帜,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表示深刻的理解和积极的支持,并且确认了工农这两个阶层是革命的基础的力量,这对中国革命所起的重大作用是难以估计的。
  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进行认真的反思,使宋庆龄的观念不断更新,更为科学地认清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她很快就不再寄希望于国民党的再生,并斥责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全部“出卖”了孙中山的遗嘱。稍后,她明确地断言:“当作一个政治力量来说,国民党已经不复存在了。”从此,她把目光集中于工农大众,寄希望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并且在革命实践中获得了真知:“只有从人民大众本身才能获得帮助和生路。中国的亿万民众——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农民群众——如果联合起来为粮食和土地而与帝国主义及国民党作斗争那是不可抗拒的。”宋庆龄从捍卫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出发,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成败攸关的革命领导者和革命主力军;认准了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他们在中国的代言者——代表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权;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认同和拥护。
  在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建立之初,宋庆龄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总结与探索,学习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了巨大的飞跃,从旧民主主义迈进到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范畴,由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宋庆龄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的活动,是她的政治生涯中“最突出的一段”。她同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不畏强暴,不徇亲情。她坚决反对新军阀的统治。从不停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的斗争。她尊崇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积极支持土地革命。她继承和捍卫了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对歪曲孙中山的思想和实践的各种伎俩予以揭露与回击,丰富和发展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在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祖国大地,祖国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时候,宋庆龄以民族大义为重,把握孙中山重新解释过的民族主义的核心——反对帝国主义,指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将是一个广泛的反帝斗争,最后将汇合起来成为武装人民反对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战争”。她坚决支持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英明决策,并接受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利用国民党中委之资格作具体实际之活动”的建议,恢复了与国民党中断10年的关系,以国民党中央委员的身份联络社会各界进步人士,为实现全民抗战而努力。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开始了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作为国家领导人,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为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争取广泛的世界支持,仍然是她的主要任务。同时,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教育工作——这些工作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但前进的道路仍然存在着曲折和顿挫。在“四人帮”肆虐使历史倒退的时候,宋庆龄坚定地捍卫孙中山的革命旗帜——她深信“孙中山一生致力于推动革命”和“他不停地从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索,寻找引向革命胜利、中国获得解放以及使中国在国际上取得平等地位、中国人民得到自由的道路”的不倦奋进的精神,在当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在我国正确的外交路线被严重干扰,使我国正常的外交工作遭到破坏的时候,宋庆龄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与各国朋友友好交往,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愿望传达给世界,努力架设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之间的友谊桥梁。这是她以特殊的方式,宣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
  当“四人帮”被粉碎,祖国进入了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新长征的新的历史阶段,86岁高龄的宋庆龄豪情满怀地表示:“我将非常高兴地同大家一起,并肩前进在这伟大而英雄的行列中”,表现了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坚定信念。
  宋庆龄的一生,是与时俱进的一生。她的不断奋进,不但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难以估量的独特贡献,而且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仍然起着楷模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