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它的带动作用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不能只盼着点石成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6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时评

 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它的带动作用是长期的战略任务——
不能只盼着点石成金
冉永平
  作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更在于它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力、带动力。由于信息技术具有最强的渗透性,如今几乎找不到一个产业不与信息产业发生关联。
  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正确方针指导下,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取得初步成果,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带动力也初步显现。但是,从更高的要求看,目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是初级的,还存在不少问题,也远没有完全发挥出其催化、倍增效应。
  急于求成,只把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战术而不作为战略是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倾向。的确,不少企业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上已有很高的积极性,而且也尝到了甜头,提高了经济效益甚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与这些企业比,整个行业对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明显滞后。这就造成电子信息技术的阳光尚不能“普照”。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应用存在认识误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需要较大投入,有些投入可以立竿见影,而有些投入要逐步见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具有长远眼光,要真正认识到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对本产业的提升带动作用的长期战略意义,而不能仅仅盯着能立竿见影的战术意义。如果企业只是把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简单化,寄希望于靠此“点石成金”,瞬间实现一本万利,否则就没有耐心、没有兴趣,电子信息技术的带动力就无法全面实现。因此,企业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工作是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我们既要对能够立竿见影的技术应用热衷,同样也要对中长远能整体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慢功”更充满热情。
  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性工作滞后也严重影响到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电子信息技术大范围的应用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应用上,政策协调层面的难度远大于技术的难度。这是因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协调工作自然复杂。而基础性工作不先行,应用工作就无法深入。比如电子商务的好处尽人皆知。但是,如果没有《电子签名法》出台,就没有办法真正全面实施。因为,一份合同最后有法律效应必须要有公章和签名,如果法律不认可电子签名,最后大家还是离不开纸张和公章。
  此外,电子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必然对行业从业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管理者、劳动者的素质不提高,不能掌握更多、更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即便企业花了巨大投入,上了最先进的技术,应用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注重人才培训、人才培养,提高全员劳动者素质,也是企业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中必不可少的配套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