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道路已明待奋进——代表、委员畅谈新型工业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09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两会聚焦

  道路已明待奋进——
代表、委员畅谈新型工业化
本报记者 何伟 程国慧 姚斌华
在新一轮世界范围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抓住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加快工业化进程,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整体实力的提高,更关系到中国在世界未来竞争中的地位。参加今年“两会”的代表、委员每言及此,感受更多的是挑战中充满着机遇,机遇中蕴涵着希望——一条新型工业化之路已经廓清。
  新型工业化是最好的路径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淀佐委员说,目前我国的钢铁产量已达1.8亿吨,明年将突破2亿吨。如果国民经济翻两番,生产资料也要翻两番,钢产量就要8亿吨,哪有这么多的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低消耗、高增长”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中国科协副主席左铁镛委员也指出,新型工业化是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我国人均资源水平低,不少主要生产性资源如钢铁、石油需要大量进口,如果不走“低消耗、高增长”的路子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统计表明,过去5年,全国共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66万亿元,比前5年增长67%。同时关停了一大批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王淀佐委员说:“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办法,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必由之路。”
  科技为先导,人才为核心
  如何实现新型工业化?宁波市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王永康代表说,依靠科技水平的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左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而且比发展中国家平均35%的水平还要低。加快科技发展有广阔天地。
  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必须依托人才和全民素质的提高。河南省济源市委书记周春艳代表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人才素质是重中之重。济源市在党委政府机关实行终身学习制度,3年内所有国家公务员必须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并在国家公务员队伍中实行1%的考核淘汰制。
  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选择。河南许继集团董事长王纪年代表深有感触地说,前不久,许继集团刚与美国微软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以微软平台为基础的电力解决方案,这无疑让许继集团站在一个国际化的信息平台上与竞争对手角逐。
  发展高新产业莫走误区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高新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如今一些地方热衷‘高’、‘新’、‘尖’,却对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屑一顾。”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代表担忧地说。这家我国目前最大的男装生产企业,提供了2万多就业岗位。“我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资源特别丰富,就业压力很大,因此地方政府不能光热衷于搞高科技企业。多余的劳动力往哪里流?劳动密集型产业应是新型工业化的大本营。”
  “并不是越尖端越好,越低端越不好,关键看能否提高效益和竞争力。”河南新乡市市长吴天君代表告诉记者,新乡作为河南传统工业集中地之一,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的进程中,时刻以市场为导向,使诸如新飞电器、金龙铜业、太行电源等一批本来就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在结构调整中进一步优化,效益可观。李如成代表提醒说,新型工业化主要应以市场调节来实现。时下,一些地方政府赶浪头、追时髦,特别是在信息港建设上,盲目攀比数字,炒概念。这种政府“越位”现象应引起警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