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3198亿赤字可以承受——政协经济界委员三人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10
第6版(两会纵横)
专栏:

  3198亿赤字可以承受
——政协经济界委员三人谈
  本报记者 王比学
  财政部部长项怀诚6日在财政预算报告中说,今年中央财政赤字将达到3198亿元。这意味着财政赤字规模连续两年突破3000亿元。如何看待这么大的财政赤字?政协经济界的部分委员谈了他们的看法。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累计发行了6600亿国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林毅夫说:这几年,发行国债,增加财政赤字,由政府直接投资,创造需求,对遏制投资需求下滑、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日本天津共同高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认为:一个国家的财政赤字的大小、国债发行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经济状况和财政实力。赤字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政府是否具有偿还的能力。发行长期国债,填补赤字部分的缺口,能有效地带动各方面的投入,使一些重点建设工程得以实施,这是扩大内需的有效方法。这几年,我国经济总的发展形势是好的,3198亿元的财政赤字在国家财力范围内,我认为还是可以承受的。
  政协委员也提出注意警惕和化解财政赤字的风险。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吴敬琏说,对于我国今年经济的发展,我比较乐观,但这个乐观是有条件的。目前,经济界有种观点,国家负债率超过GDP的3%为警戒线,有可能蕴含着危险。从账面上看,我国没有超过这个警戒线,但是由于还有一些隐性债务,如银行的不良资产、国企老职工的个人劳保账户的隐形负债等,我们不能大意。林毅夫委员说,通货紧缩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治理完成,长期使用积极财政政策的后果堪忧,财政赤字积累可能造成潜在危险。潘庆林委员认为,从衡量财政债务风险的一些指标来看,我国债务规模虽还有一定的余地,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