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10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点评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仲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许多文化部门和团体精简机构,转变机制,调整布局,一改过去全由国家包起来的办法,采取国家和社会共同办文化事业,实行国家拨款与面向市场相结合;打破用人终身制,推行各种形式的聘任制;取消大锅饭,实行奖勤罚懒、按劳取酬的分配方式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做出了有益的贡献。然而,文化体制中依然存在某些弊端,既有该扶持的没有得到足够扶持的问题,也有该推向市场的没有完全摆脱对国家依赖的问题;既存在相当一部分文化企事业单位活力不足的问题,也存在资源配置不当、整体实力不能充分发挥的问题;既存在法规建设滞后、管理不善的问题,也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与监管宽严失序的问题,如不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文化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势必严重制约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党的十六大特别要求,“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一要大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千方百计地寻找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文化发展新思路;二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寻求新旧体制的平稳过渡。要按照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遵循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则要求,“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要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转换机制,活跃创作,提高质量,增进效益,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从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的转变,从数量扩张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的转变。目的在于进一步调动和发挥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改革要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努力改变政府各部门按系统办文化的散乱格局,真正实现从政府主要办文化到管文化的转变。文化主管部门要转变职能,从经办文化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主要是管方向、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要大力支持和切实保障文化公益事业,此类单位额定要少,养得要好,同时鼓励它们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要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支持与鼓励其他文化团体积极地面向市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逐步形成国家保证重点、鼓励社会兴办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格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优势产业的整合和扩张,加强文化产品市场营销,努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扩大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有效整合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实行规模经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形成我国文化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干力量。要推进文化法规建设,制定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维护公民文化权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文化执法水平。要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进一步理顺文化团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改进用人体制和利益分配方式,建立健全既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机制。通过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解放文化力、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文化法规制度,建立更加便利的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世界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开放格局,不断增强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实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