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实实在在地做回人——电影故事片《暖春》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10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
专栏:

  实实在在地做回人
——电影故事片《暖春》观后
崔光祖
山西电影制片厂最新摄制的电影故事片《暖春》,以朴素的真情感动着观众的心灵。
  影片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一个偏远小山村里发生的故事。故事围绕一个无家可归孤儿的抚养成长过程展开。片中涉及到的是几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们的话虽然仅仅是一两句不加任何修辞的大实话,有时甚至是默默无语,但却提醒人们:时代前进了,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在一些人中间似乎不知不觉地忽视了一个非常宝贵的东西——良心、道德和真情。
  宝柱爹由于家境贫寒,厄运缠身,终生未婚,但却先后收养了宝柱和小花两个孤儿。硬是凭着自己格外勤劳和超人忍耐,帮宝柱娶妻成家,送小花上学念书。他说,“人哪……咋过也是一辈子,多吃口少吃口能咋的?”“我这辈子不识啥字儿,可我知道一个理儿,人不能见死不救啊!”最后,当他亲眼看到宝柱和媳妇转变了,小花长大成人了,家庭和睦了,光景好过了,便欣慰地说:“我知足。”小花为了能有一个家,和爷爷相依为命,对爷爷千般体贴,万般孝敬。爷爷上山砍柳条,她跟着爷爷拣柳条;爷爷在家编筐子,她怕爷爷一个人招呼不过来,风雨无阻,前后不离。婶娘想生个孩子,多少年了,找了多少大夫,吃了多少中西药,都无济于事,心急如焚。小花听人说,有个土方儿,一次吃100个蚂蚱,比吃10服中药都管用,叫以毒攻毒,她便向邻居胖婶要了些罐头瓶子,一天一天又一天,一次一次又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抓了满满10瓶子;婶娘的脚烫伤了,她看见别人家用捣碎的仙人掌叶子治烫伤,便向人家要了一碗送给婶娘。终于感动了叔叔和婶娘,叔叔、婶娘流下了忏悔的泪。村里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为了扶贫帮困,资助小花成长,开展了“献爱心争做文明村民”活动,有人送大米小米玉米,有人捧鸡蛋鸭蛋鹅蛋,有人拿衣服鞋袜用具,有人捐三角五角一块。这都是宝贵的人间真情。正是这些人间真情,才一次次地撞击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感动得人们热泪盈眶。
  村长根叔有一句话:“我在想一个理儿,同样是吃五谷杂粮,养出来的人咋就不一样呢?”“宝柱爹大字不识一个,却实实在在地做了一回人。”这话非常精辟,也非常深刻。是共产党员的应当好好想一想,党性怎样?是普通干部职工老百姓的应当好好想一想,良心如何?每一个人,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应当好好想一想,同样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人家怎样?自己怎样?是差一尺?还是一丈?如何赶上?
  恩格斯说:“对头脑正常的人说来,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一个人。”不管是当“官”的还是为民的,年小的还是年老的,在城的还是在乡的,运筹帷幄的还是干具体工作的,都应当下定决心,严格自律,实实在在地做一回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