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保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13
第8版(两会采风)
专栏:记者视野

  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保证
本报记者 张涛
3月的北京,乍暖还寒。
解放军代表团的代表们却被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潮所包围,他们最为关注的是,5年来迈出新步伐的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如何为小康社会提供安全保证。
国防要与经济协调发展
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力量,始终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后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始终是解决包括国防现代化在内的所有问题的基础。
镜头一:目前国际局势总体上趋向缓和,然而地区冲突始终连绵不断。郑守增代表说:“为了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极不安宁的国际环境中大踏步前进,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镜头二: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是解决包括国防现代化在内的所有问题的基础。迟万春代表认为,国防现代化需要高投入,我们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要服从和紧密配合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在这个大局下思考和谋划军队的发展。
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国防建设的投入。虽然与发达国家,包括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国防开支仍处在较低水平,但保证了部队的武器装备和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有力地推进了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镜头三:“实现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我们的军队和国防除了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保证外,还要通过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充分发挥军队的作用,参加到我国的经济建设当中来。”毛凤鸣代表说。
背景:10多年来,全军部队先后投入4亿多个劳动日,出动机械车辆2500多万台次,援建国家和地方的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生态等重点工程1万多项,军队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镜头一:当今世界军事领域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面对这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变革,中国应该怎么做?杜铁环代表说,面对世界军事变革的强劲态势,我们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大力度、加大步伐的问题。
镜头二:毛凤鸣代表说:“首先必须加强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的研究,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尤其要认真学习好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同时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转变思维,与时俱进,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趋势,走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之路。”
镜头三:朱启代表说,我们应当把握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军情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背景:1997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上宣布,继80年代中期裁军100万之后,在今后3年内中国军队再次裁减员额50万。根据这一决定,中央军委按照高技术战争的要求,以裁军50万为契机,以优化结构、理顺关系为重点,对军队编制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根据中央军委确定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科技强军战略,我军军事训练重点转向研究高技术局部战争作战理论、作战方法和学习高科技知识、提高高技术作战技能。1998年9月,全军“运用高科技知识普及深化训练改革成果集训”,围绕迎接新的军事革命挑战,总结交流新时期军事训练改革的经验和理论成果,全军科技练兵迈出了重要步伐。
国防建设要走上法制化轨道
镜头一:“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无论是军队还是地方,都要做到依法办事,国防与军队建设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毛凤鸣代表说,“九届人大在军事法规的建设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以后我们要做的,除了要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母法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外,还要大力宣传、学习、贯彻和执行现有的法律法规,提高全体官兵的法律法规意识。”
镜头二:“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法体系初步形成,表明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步伐又迈进了一大步。”余公保代表深有感触地说,随着军事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为我军依法治军提供了法律保障,部队作风纪律进一步加强。
背景:在过去的5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修订了兵役法、现役军官法,制定了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军法、国防教育法,作出了关于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决定;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了军事设施保护实施办法、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等20余件军事行政法规;中央军委还制定了新一代作战条令,组织编制管理条例、联勤条例、装备条例等80余件军事法规,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法体系初步形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