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干部的“分量”村民“称”得最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7
第5版(新农村周刊)
专栏:怎样当好村干部

干部的“分量”村民“称”得最准
吴文平
  前一阶段,我们收到了来自天南地北的村干部寄来的稿子,大家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今天的讨论专栏,我们选登一篇曾经参与扶贫的读者的来稿,他从另外一个角度谈了对“怎样当好村干部”的认识。
  干部当得怎么样,是不是真正为大家办实事,谋利益,农民群众最有发言权。我们欢迎读者就“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村干部”参与讨论,也可对已发表的稿子中的一些观点展开争鸣。——编者
  下乡扶贫,曾碰到这么一件事情,一直让我忘不了:我们的扶贫点遭了雪灾,不少乡亲连过冬的寒衣都没有。为了解决乡亲们的困难,我们扶贫队便回到各自的所在单位发动职工们捐衣服。
  当我们把捐来的衣物送到灾区时,由于大雪封山无法上山把衣物送到各家各户,只好把它们卸到了山下的一家招待所中。后来听说,村干部在有车下山时,只选了其中几件好一些的衣服留给自家用,其他的衣物就不管了。
  这件事如果让急需寒衣的贫困乡亲知道,能不寒心吗?
  说真的,现在农村中的一些人确实很想当村干部,有的人为了拉选票,还不惜在选举前做小动作,例如给选民送钱送物或者“许愿”。但这些人当村干部的动机,不是为了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恰恰相反,他们是为了在村民们身上“揩油”,捞不当村干部所捞不到的好处。所以呢,他们一当上村干部,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上任就带着“三把笊篱”——为自己捞好处,为亲戚捞好处,为家族捞好处,把广大村民的利益抛到了脑后。一些村庄中,干群关系之所以紧张,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因此,笔者认为,当一个好的、合格的、称职的和受村民们拥戴的村干部,关键在于与村民们同甘共苦。人心是秤,人眼是秤,村干部的“分量”,村民“称”得最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