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教育为支撑 人力变人才——人大代表畅谈教育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17
第6版(两会纵横)
专栏:热点话题

  教育为支撑 人力变人才
——人大代表畅谈教育发展
本报记者 李文云 刘杰 张勇 王方杰 丁伟
  “两会”上,376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议案。这是目前本届人代会上代表联名最多的议案,由此在人代会上掀起了一个有关教育话题的小高潮——
  代表们都在关注,中国经过多年努力,人口负担开始转化为人力资源,在进一步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时,教育能否起到支撑作用。
  安徽团代表——大学应重视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安徽团人大代表、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汤洪高说,要培养高素质、有竞争力的人才,中国要与国际经济接轨、要保持7%的年增长率,就需要培养大量适用的人才,关键在教育。“我主张,在高等教育方面,基础课应宽一些、厚一些、实一些,而专业课则要精一些、活一些;在素质教育方面,大学也应当从理想、信念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授给他们丰富扎实的知识与技能。总之一句话,全面关心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把他们培养成能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服务的劳动者。”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胡平平代表说,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很重要的问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如果人口素质不提高,将很难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而教育则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必由之路。发展教育的核心在于,从中央到省到市县,各级政府应分级、分类、分地区,依法合理承担对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杨亚达代表认为,高等教育应“厚基础、宽专业、重能力、重素质”,要注重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适应企业需要、从长远看也能适应未来技术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但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特别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都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学生一天不带书本、不做作业有人管,而一个学期不打扫教室却没有人管,这样不行。
  西部地区的代表——为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提供平台
  许多西部代表认为,目前,西部教育事业的落后突出地表现在基础教育上。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的任务依然繁重艰巨。青海团拜秀花代表说,青海尚未“普九”的地方都是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居住分散,环境恶劣,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难。
  兰州大学校长李发伸代表曾多次痛心地说,兰州大学流失的人才足够办一所大学。甘肃天水市委书记张津梁代表感叹:这些年来,西部“孔雀东南飞”的情况仍很严重,人才流失已给西部发展造成严重的人才断档。留住人才,关键是待遇问题。西部自身要解决这一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国家应该从宏观上给以政策扶持,让西部能提供比东部更好的待遇,比如,在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的分布上,在研究经费的分配上,为西部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提供平台。
  西部代表还呼吁,国家增加对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建设资金投入,加快西部地区普及9年义务教育进程;继续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河北团代表——政府、民办齐努力
  河北团的吴显国代表说,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教育发展总体还比较落后,人力资源开发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为8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为53%,而发达国家全面普及高中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4%左右,而1997年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为17.8%,发达国家平均在61.1%以上。“这好比刚上小学的孩子和高中生、大学生进行竞争,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韩青梅代表说,相对日渐旺盛的教育需求,教育投入仍显不足。陈秀丽代表说,“普九”教育成效明显,大学也在扩招,相比之下对高中学校的投入少,导致高中容量小,中考录取比例偏低,应引起政府重视。张知学代表说,现在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孩子还不少,建议国家制定相应政策,扩大助学贷款面。
  给民办教育同等待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胡大白代表说,我国民办教育蓬勃发展,但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一些人对民办教育还“另眼相看”,使民办教育遇到了四道不易跨越的“门槛”:办学起步太难、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资金极度紧缺、生源素质参差不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