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高峡平湖漾清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7
第7版(人与自然)
专栏:

高峡平湖漾清波
  随着三峡工程蓄水的进行,水库内的水深增加,水面加宽,流速减缓,将影响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这是众人关心的话题。为了保证未来的三峡库区是一库清水,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据环保部门介绍,长期以来,影响三峡库区水质的主要因素是:
  一、从三斗坪坝址到重庆市主城区的长江干流,目前有三大岸边污染带:重庆市主城区,涪陵区,万州区。
  二、三峡库区沿江各个县城和集镇,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近2亿吨;重庆以上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赤水河)的沿江城市、县城和主要集镇,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近25亿吨,绝大部分都是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长江。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监测结果表明,2000年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以Ⅲ类为主。
  三、长江上游的污染源还有:干流和主要支流沿江城镇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随意抛弃和堆放在岸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到7%;存在船舶垃圾沿江随意丢弃的现象。
  另外,三峡水库蓄水后,控制库内水质的关键时段,是在水库水位156米—175米、入库流量比较小的12月末至第二年的2月末。这段时间内,上游来水量很小,水库内水流的速度减缓,污染物在水库内的滞留时间延长,易于沉降的污染物可能消除,上面提到各种污染源,如不抓紧进行治理,将会使水库内的水质变差,尤其是关键时段水库内的水质会变得更差。
  国家对于影响三峡库区水环境的因素高度重视,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就开始着手研究三峡工程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专家认为,从总体上来说,三峡库区不会出现富营养化。三峡库区蓄水至135米时,三峡库容为140多亿立方米;蓄水至175米时,三峡库容为393亿立方米。但流经三峡坝址的年径流量为451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水位在135米时,水库存水量和流水量之比为1∶32;水位在175米时,两者之比也接近1∶12,可见三峡库区换水速度比较高,很难形成富营养化。
  但是,在三峡库区局部地区,如三峡库湾地区,开县的小江、万州的龙宝河等支流易发生富营养化。另外,干流局部城市江段岸边一些污染带也会加重。
  为有效控制水库污染,受国务院三峡建委委托,清华大学牵头完成了“三峡水库水污染控制研究”。长江水资源研究所等提出了治理污染的对策和措施。
  为了防治库区水污染,2001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编制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规划。《规划》是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经济建设活动必须符合《规划》的要求。按照这一规划,从2001年到2010年的10年内,我国将总共投入近400亿元巨资,防治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水污染,在三峡库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