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珍稀植物搬新“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7
第7版(人与自然)
专栏:

珍稀植物搬新“家”
  三峡库区蓄水后,直接受淹没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有120科、358属、550种,其中绝大部分在未受淹没影响的地区广为分布,不会造成物种的灭绝。而对外界广泛关注的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等珍稀植物,已经采取了妥当的保护措施。
  荷叶铁线蕨是近年来在重庆市中部发现的珍稀草本植物。它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又是三峡库区特产植物,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它断续分布在东起万州区、西至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沿江近100千米长,向两岸纵深3千米—5千米的狭长地带内,海拔高程局限于80米—430米之间,三峡库区蓄水对它有一定的影响。万州新乡、杉树坪一带是荷叶铁线蕨分布集中区域,面积约25平方千米。
  疏花水柏枝是三峡峡谷地带特有植物,种源数量极少,分布狭窄,是我国的稀有物种,已列入国家级保护对象。疏花水柏枝仅分布在湖北省的秭归县、巴东县和重庆市巫山县的长江两岸,海拔高程在80米—130米,三峡库区蓄水后对它有一定的影响。
  经过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确定采用野外保存、迁地保育和设施保存等多途径保护手段,进行全面保护。人工繁殖栽培和植物园内迁地保育均已获得成功。野外迁地保育是主要的措施,选择的疏花水柏枝迁地保存有7处,荷叶铁线蕨有5处。此外,对于受三峡工程影响最大,而且在175米以上没有野生种群分布的疏花水柏枝,开展了种子低温保存和离体保存等设施保存的研究,以避免在田间和野外因病虫害和其它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附图片)
  绿化后的三峡永久航闸平台已经成了一个小“花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