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从打井取水到造林护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19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名家特递

  从打井取水到造林护水
  李国安
  ●打井取水的“功臣”如果不造林护水,也许会成为历史罪人
  ●40多年前我在内蒙古当骑兵,很多地方的青草能碰到马镫子
  ●国外良好的环境也并非天赐,是几十年、几百年努力保护形成的
由于在内蒙古军区负责生态建设,现在有人叫我“生态司令”。不过,在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工作时我就认识到生态问题的重要性了。作为给水团团长,在给边疆军民打井解决吃水问题的时候,我逐渐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这些打井取水的“功臣”如果不造林护水,也许会成为历史罪人。我们打出了水井,当地的老百姓很感谢,党和政府也给了我们很多荣誉。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要清醒地认识到,对大自然,我们不能只“索取”而不“给予”,在得到宝贵的水资源后,必须珍惜她、涵养她、补给她,才能让子孙后代长远地用下去。
  近年来,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还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国土。内蒙古大草原历史上曾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美景闻名于世。40多年前我在内蒙古当骑兵,很多地方的青草能碰到马镫子,遗憾的是今天这样的草场在内蒙古已经大面积退化了。我在阿拉善地区遇到过几次强沙尘暴,那种感觉就像有人拿着一大袋沙子往你身上倒,一会儿就能把人埋半截。
  通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多次的考察学习,我对生态建设有了一定的认识。首先,我们一定要克服那种在自然界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对生态恶化绝不能坐视,要像对付洪水一样“严防死守”。十几年前我们给水团在呼和浩特驻地的院子有几百亩荒郊野地,现在种满了松柏、桃树、枣树、山楂、玫瑰、丁香……鸟语花香,空气清新,还被评为“全军50佳绿化单位”。1995年以来,我先后到中东、北非、北欧、中亚地区和俄罗斯进行生态考察,足迹几乎遍及整个北半球。这些国家在生态建设方面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在挪威等一些风景如画的国家,我了解到国外良好的环境也并非天赐,是几十年、几百年努力保护形成的。
  其次,我们必须注意在生态保护中急于求成、甚至弄虚作假的倾向。当前,一些地方植树造林搞运动、搞突击,造成树木成活率并不高。种了多少树并不重要,关键要看最后树活了没有,树没有活,就非但无功而且还有过,如果弄虚作假就更不可取了。现在很多人提出,“山清水秀也是政绩”、“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看政绩,首先要看生态。如果只注重GDP,会导致一些领导热衷于搞短期行为、“形象工程”。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生态保护工作。
  近年来,内蒙古军区提出,我们既是祖国北疆的军事屏障,也应该是祖国的生态屏障,把抓好生态建设作为支援地方经济发展和完成卫国戍边任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我国西北部生态建设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堵住欧亚荒漠带风沙东侵南下的通道。然而,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动态性过程,是一项规模大、范围广、投资高、周期长、技术要求严的系统工程。所以,必须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大工程,打破地域分割,统一指挥,科学筹划,严密管理,确保生态建设协调有序、富有成效地开展。
  作者简介:李国安,四川人,1946年3月生。1961年参军加入内蒙古骑兵部队,先后任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军医、卫生队长,给水团后勤处副处长、处长、团长,内蒙古军区装备部副部长兼团长,内蒙古军区副参谋长兼团长,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