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国内水果卖难,国外水果高价入市,我国水果产量为何成为——尴尬的“世界第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0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国内水果卖难,国外水果高价入市,我国水果产量为何成为——
尴尬的“世界第一”
新华社记者 肖林
农业部资料显示,我国水果产量目前世界排名第一。但是参加3月18日在成都召开的首届中国果蔬行业研讨会的专家却称其为“尴尬的世界第一”。
  据悉,我国果园面积已占世界果园总面积的21.3%,水果产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产量的14%。在1999年,我国水果产业的产值为1000亿元人民币,成为种植业中位列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我国果业已形成零散的自由贸易交易体系,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经营管理不善,以致整体上缺乏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各地果市持续疲软,在相继出现“卖果难”的同时,大量国外进口水果却高价入市,对果市及果树产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水果年产量达7500万吨,而果市相关辅助行业及技术却是世界上相对落后的大国之一。果品贮藏加工业远没有跟上果树种植业的发展,目前全国果品总贮量仅为1200万吨。与此同时,保鲜技术的落后与整体产销脱节及区域性零散化经营的模式,使得我国每年产出的水果,产生了近38%的直接浪费与经济损失。”果蔬专家周永年说:“这是非常让人痛心的现实!”
  专家们认为,我国果业要尽快扭转尴尬处境,只有形成以实力雄厚的果业企业为龙头,建立产销一体化的国际果业交易平台,依托果蔬业的科技进步及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打造自己的“航空母舰”,才有可能在国际果业的大风浪中扬帆奋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