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欧盟挑战美国大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0
第7版(国际)
专栏:文化多棱镜

  欧盟挑战美国大片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姚立
  初到欧洲的人,只要呆上一段时间,就会感受到美国影视业的冲击。无论在哪个欧洲国家,电视台播出的多为美国影片或美国连续剧;电影院更甚,美国影片占绝对优势。叫座的大片非好莱坞影片莫属,欧洲自己的影片难以得到观众的垂青。统计表明,在欧盟国家的电影院中,75%的电影均来自大西洋彼岸,欧盟国家自产的影片只占18%。欧洲影视大国法国的情况稍好一些。多年来,美国的影视剧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欧洲年轻人,有位年轻人对记者坦言,他的英语就是美国大片“熏”出来的。在好莱坞的强大冲击下,欧洲的影视业苦苦支撑着仅剩的一小块天地。
  因此,在影视领域捍卫欧洲文化产业,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成了欧盟委员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如果考虑到欧盟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有700万就业者,这个问题的急迫性就更不言而喻了。
  多年来,欧盟及成员国均有保护文化产业的措施出台。以视听政策为例,欧盟自1989年开始,就制定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是支持成员国实施“无边界电视指令”和相关立法,二是自1990年开始落实的几个为期5年的“媒体计划”。前者涉及欧盟各国相互支持,播放欧盟成员国的影视片,它对各国电视台播放欧洲片和美国片的时间、时段都有“配额”规定;后者则着重支持电影产品的市场推广。两者的目的均很明确,即通过扶持政策提高成员国在影视创作方面的竞争力,鼓励欧盟自己的影视作品占领欧盟市场,进而开拓海外市场,扭转美国影视作品一统天下的局面。
  “无边界电视指令”于1989年制定,1997年进一步修改。鉴于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欧盟委员会目前正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将于今年底再次提出改进意见。欧盟负责文化和视听工作的委员雷丁今年初指出,计划实行以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欧盟成员国的电视台数量猛增,从2001年的660个增至今天的近800个,很多台的节目已经走出国界,在欧盟的其他成员国得到普及。尤为明显的是,美国影视在黄金时间的播出量开始减少,而由欧盟国家自己录制的节目正取而代之。尽管如此,美国影视剧在其他时间段的播出率仍占优势,欧盟2000年在电视转播市场上的对美贸易赤字仍高达40亿美元。
  “媒体计划”重点支持电影产品的发行和推广,便于它们走向市场,而非支持电影生产本身。也就是说,一个成员国制成一部影片后,欧盟通过“计划”内的措施为该片在其他成员国放映提供便利条件,以便扩大观众面、方便欧盟公民享用其他成员国的文化产品,进而维护欧盟国家文化的多样性。近年来,“媒体计划”还通过推广使用数字化新技术,为欧盟影片打开了市场。不过,应该指出的是,该计划财政支持数额仍然有限,用于三个五年计划的款项分别为2亿、3.1亿和4亿欧元,总金额不过9.1亿欧元。尽管如此,财政支持额还是呈逐渐增加势头,说明欧盟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计划”扩展到培训领域。相关产业人员通过在各种不同培训班的学习,进一步掌握新技术,将本国的作品更多地纳入欧洲和世界的范围。去年11月,欧盟首次在成员国范围内组织了欧洲电影周,向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学生推广欧洲自己的影片。
  欧盟对其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冲击,它面临的挑战仍然是极其严峻的。(本报布鲁塞尔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