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过“中国年” 做中国“梦” 瑞典学子迷上中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0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过“中国年” 做中国“梦”
瑞典学子迷上中国
本报驻瑞典记者 刘仲华
在瑞典最负盛名的学府皇家工学院和斯德哥尔摩商学院内,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正在紧张地做着各种准备。3月21日,这群寻梦者将从斯德哥尔摩启程前往中国,开始为期20多天的中国之旅。他们有的正在攻读硕士课程,有的跨学校读着两个学位,但繁重的学习任务并没有阻挡他们积极参与“瑞中桥梁”的合作项目。
  近年来,瑞典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崛起,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和投资的乐土。2002年初,在校方的支持下,皇家工学院和斯德哥尔摩商学院的一些“迷上中国”的大学生发起了该项目,并将2003年定为学校的“中国年”。在这一年里,他们将通过与中国的交流,加深瑞典对中国的了解,也为瑞典企业和科技界加强与中国的合作牵线搭桥。该项目的组织者丁丁说:“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令人着迷的中国介绍给瑞典人民,同时也让更多的瑞典企业进入中国。希望通过该项目,让瑞中两国走得更近,造福两国人民。”
  自该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同学们分工合作,搜集有关中国的资料,并每周开会评估项目进展情况,制定下一步计划。他们还请来有关专家就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问题举行讲座。为完成最后关于中国的报告,他们决定3月下旬到北京、上海等地进行为期3周的考察,访问瑞典在华企业,具体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的影响、金融改革、通信与基础设施、企业文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题目搜集素材。访问期间,他们还将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合作,于3月29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瑞典日”系列活动,为瑞典企业和中国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舞台。
  瑞典大学生为何如此“迷上中国”?在斯德哥尔摩商学院学习金融的卡尔·约翰说,“我2000年春曾去过北京,这个城市跳动的脉搏让我激动。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但只有在北京才感受得到那种蓬勃向上的激情与活力。以前由于学习紧张,我从没有参加过学生组织,而这次是个例外。中国的魅力让我无法拒绝。”从没去过中国的皮特·林奎斯特则希望这次旅行能一圆心中的梦想,去认识一个新的国家。皇家工学院工业经济系的丹尼尔·沃涅更是一个地道的中国迷。2001年夏天,他在中国整整旅行了两个月,从大城市到偏远山区几乎都跑遍了。“中国的巨大变化让我惊叹不已,中国人民面对挑战表现出的巨大勇气和创新精神让我深受鼓舞。我觉得自己的一些思维方式都变了。”他说,“中华文明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在卧龙苏醒了,中国已成为亚洲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大学生的倡议得到瑞典企业界的积极响应,已有近30家公司成为该项目的赞助者,包括沃尔沃、宜家、北欧航空等。跟大学生一样,企业家也被中国的经济奇迹和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所吸引。这些公司中,有的正跃跃欲试准备进入中国市场,有的捷足先登已在中国驰骋多年,有的正打算进一步扩大投资。谈到为什么赞助“瑞中桥梁”项目时,北欧航空公司货运部经理安德森·尼古拉斯说,虽然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已20多年,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需要研究的新情况很多,因此他们积极赞助“瑞中桥梁”项目。瑞典最大化妆品公司欧瑞莲的中国项目经理布约·侯姆森说,他们今年正准备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因此需要及时掌握中国经济的发展动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申奥成功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瑞典企业到中国发展。相信随着“瑞中桥梁”这类项目的实施,会有更多的瑞典企业和瑞典人认识中国,喜欢中国,甚至“迷上中国”。(本报斯德哥尔摩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