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取得明显成效 到二○一○年将补充耕地二百七十四万公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0
第12版(国民经济)
专栏:

  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取得明显成效
到二○一○年将补充耕地二百七十四万公顷
本报北京3月19日讯 记者夏珺从国土资源部获悉: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土地开发整理的宏观调控,逐步建立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制度,组织实施了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初步形成了土地开发整理的投入机制,探索推进了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土地开发整理取得了明显成效:——补充了耕地数量,基本实现了“占补平衡”。1997年—2000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全国累计补充耕地84.93万公顷,平均每年21.23万公顷。其中整理复垦补充耕地28.27万公顷,开发补充耕地56.67万公顷。
  ——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强了耕地生产能力。通过广泛实施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稳步提高了土地质量,增强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优化了利用结构,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通过大力推广以“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为重点的土地整理,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和利用效益明显提高。
  ——改善了生态环境,取得了经济社会效益。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促进了生态环境建设和重点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又讯 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了《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将通过开发整理土地补充耕地274万公顷。
  规划提出,到2010年,通过农田和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165.87万公顷。新增工矿废弃地得到全面复垦,历史欠账逐步消化。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宜耕土地后备资源得到适度开发。规划确定土地开发重点区域是:东部沿海滩涂区、河套银川平原区、滇中地区、甘肃疏勒河流域和沿黄灌区、新疆伊犁河谷地—南北疆山麓绿洲区、川西南地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