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答记者问 拖欠教师工资减少 危旧校舍比率下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0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答记者问
拖欠教师工资减少 危旧校舍比率下降
本报记者 董洪亮
  2001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做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一年多来,会议做出的有关重要决策落实贯彻得如何?义务教育发展的步伐是否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哪些进展?教育部有关方面负责人日前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目前进展如何?
  答: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根据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要全面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02年底,全国分别有97%和93%的县已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管理和人事管理上收到县。目前,以政府为主,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经费、确保农村中小学建设和危房改造等所需资金的经费筹措机制正在逐步建立。
  问:各级政府是如何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拖欠问题的?
  答:一是各地已普遍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管理和人事管理上收到县,由县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同时,从2001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0亿元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补助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中西部困难地区发放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2002年,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做到当年不新欠教职工国标工资。
  二是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成效显著。2001年和2002年中央共投入30亿元专项资金,由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共同实施了“全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到2002年底,中央资金支持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总量达120亿元,改造D类危房(最危险的)面积3000万平方米。全国中小学危房比率由改造前的9.6%下降至7.6%,降低2个百分点。
  三是“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进展顺利。截至2002年9月,已完成新建项目小学1102所、项目初中486所;改扩建小学2357所、初中1330所;新建小学校舍68万平方米、初中校舍67万平方米;改扩建小学校舍129万平方米、初中校舍191万平方米。
  四是2002年扩大试点的16个省份中,有半数省份明确划定了税费改革专项资金用于教育的数额或比例,陕西、湖南、湖北等省份划定的比例大于60%。
  问: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总量增加多少?
答:经过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了较大的增加。据统计,2001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为2178.59亿元,比1997年的1395.18亿元增长56.15%,其中,预算内经费拨款为1379.4亿元,比1997年的733.52亿元增长88.05%。2001年全国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比1997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645.28元、817.02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93.31%、38.15%。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