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骆燮龙:期盼母亲的微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0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凡人英才谱

  骆燮龙:期盼母亲的微笑
  张红雨
  回忆起在北大荒插队的岁月,骆燮龙至今难忘这样的景象:在一个山村里,许多妇女都生“怪胎”,婴儿很快死亡。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只记得母亲们痛失爱子之后的悲伤眼神。后来,当了医生的他才知道这种“怪胎”就是神经管畸形儿。
  其实,孕妇在产前服用0.4毫克的叶酸,就可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发生。为了不让畸形儿的悲剧重演,骆燮龙把预防神经管畸形当成了自己生命的全部。
  中国妇婴保健中心、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及北大药业用8年时间研究发现,神经管畸形的发生与母体叶酸缺乏有关,我国育龄妇女普遍存在叶酸缺乏,妇女在怀孕前后服用“斯利安”片,可及时补充体内叶酸含量,减少80%—85%神经管畸形的发生。对于中国出生缺陷占世界1/4的比例来说,这一研究成果意义非同一般。
  骆燮龙现任北大药业公司总经理。1996年,他作为特殊人才被当时的北京医科大学引进,担任北医实验药厂经理。当时那是一个亏损170万的校办企业,没有一分钱能给“新官”施展。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使他把企业的命运和一个美丽的名字——“斯利安”紧紧拴在一起。
  “斯利安”就是小剂量叶酸增补剂。河北香河县大鲁口村薛金文曾经生育过一个神经管畸形儿,婴儿出生后不久即死亡,毫无思想准备的妈妈惊呆了,精神几乎崩溃。在预防神经管畸形儿项目推广过程中,河北省香河县妇幼保健医务人员对大量孕妇进行了专门指导。薛金文按要求从孕前一个月到孕后三个月每天服用“斯利安”,近10个月后,她生下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孩。1998年,美国前总统夫人希拉里在卫生部长张文康的陪同下考察项目进展情况时,亲自看望了薛金文和她一岁多的女儿,并合影留念。
  医生的本能使他深知“斯利安”的临床意义何止造福千家万户。一粒小小的药片,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出生人口素质。自1997年2月“斯利安”项目推广以来,全国累计服药人数350万人,减少了近2万例神经管畸形儿的出生。到2001年底,“斯利安”项目已覆盖全国28个省市区、120多个地市、1400多个县区、6000多个乡镇……
如今,年近半百的骆燮龙每天都在与糖尿病做着斗争。他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中国婴儿免于神经管畸形缺陷,让每一位母亲露出灿烂的微笑。”(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