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步入世界可建造大型海洋工程船舶之列 中船重工创建国际一流集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1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步入世界可建造大型海洋工程船舶之列
中船重工创建国际一流集团
  本报北京3月20日讯 记者刘国胜报道:“中船重工有信心实现集团公司提出的本世纪头20年‘三步走、翻三番’的奋斗目标,从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上成为国际一流的船舶集团。”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总经理李长印在“两会”期间这样对记者说。
  中船重工作为我国海军装备最强最大的供应商,多年来为我国海军设计、建造了核潜艇、常规潜艇、水面舰艇、水中兵器等多型海军主战装备。近年来,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努力转变观念,一改过去传统的军工计划、行政性管理模式,明确提出: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把客户当上帝,把企业当作真正的企业来办。例如,在某型装备合同签订会上,他们不再依照传统按职位高低排列主席台上的座次,诚心实意以客户为主,客户为上,连集团公司领导在出席会议时也只坐在旁侧。
  为使企业真正成为海军装备满意的供应商,他们建立健全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为客户服务的经营理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瞄准和跟踪在信息技术推动下的世界海军装备技术前沿,突破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努力拓展军品市场,满足了海军的装备需求,提供了大量一流的产品和客户满意的服务。
  与此同时,做强做大民船主业,使集团公司成为中国造船业的主导力量。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承接建造了我国造船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5艘超大型油轮(VLCC),并使中国步入世界少数几个可以建造大型海洋工程船舶的国家行列。
  “十五”期间,中船重工加大了环渤海造修船基地建设工作,投资规模超过150亿元。其中大船重工形成年造船能力150万吨;新船重工形成180万吨能力;青岛海西湾建成集造船、修船、海洋工程为一体的世界一流现代化造修船基地,形成年造船能力220万吨。实施“转模”现代化总装造船,力争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船型、品牌船型来引导船舶市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实施全球化营销战略,稳定东南亚,扩大西北欧,进军北美洲。
  为保证集团公司保持快速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实现“翻三番”的战略目标,中船重工确立了发展非船产业的战略地位,把非船产品作为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他们按照有限相关多元的原则,在现有优势产品中选择一些水平高、市场容量大的项目,如蓄电池、港口机械、水电成套设备、烟草机械、物流系统等,上规模上水平。尽快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前途的优势产品和名牌产品,在新能源、新材料、环保、海洋开发、光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电子与信息等产业领域中加速培育一批有技术优势、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对于现有非船产品中所占市场份额有限、技术优势不强的,采取多种方式放开搞活,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进军第三产业。
  中船重工作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着力推进财务、科技、军品、民船、贸易等5个实体的建设,从强化集团公司整体功能建设入手,搭建新的平台,形成新的通道,力图通过新模式和新的办法,进一步推动集团公司向规范化的企业转变,实现国有资产运营主体的最终目标。并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全面提高集团公司的对外开放水平。(附图片)
  (题图为中船重工建造的第一艘30万吨超大型油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