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国家发布柴油车排污防治政策 不应歧视柴油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1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国家发布柴油车排污防治政策
不应歧视柴油车
本报北京3月20日讯 记者卢新宁报道: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等有关部门近日公布《柴油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政策确定了今后几年柴油车排放控制目标以及新车排放达标技术路线、在用车排污防治基本原则,并特别指出,只要柴油车达到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就不应对其采取歧视性政策。
  “这次新政策的发布主要是为了控制日趋严重的柴油车排放污染。”据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柴油车生产增长迅速,1990年我国柴油车生产量仅为7.58万辆,占汽车生产总量的14.9%;到了2000年已达61万辆,占汽车生产总量的30%。另外我国特有的农用车全部为柴油车,2000年农用车保有量为1900万辆。由于我国柴油车技术水平有限,柴油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在全国机动车排污比率中占据很大比例,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新公布的政策提出,柴油车2004年前后应当达到欧洲2号标准,到2008年力争达到欧洲3号标准;2010年之后力争与国际排放控制水平接轨。该技术政策还规定要逐步加严农用运输车的排放控制要求,并最终与柴油车并轨。
  与此同时,《柴油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还特别指出,随着柴油车和车用柴油机技术的发展,对技术先进、污染物排放性能好并达到国家或地方标准的柴油车,不应采取歧视性政策。这主要是针对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以地方规章或立法方式,禁止柴油车在市区行驶,不再给柴油车发牌照。
  据汽车专家介绍,汽车柴油化是国际趋势。柴油车比汽油车要省油1/3以上。在整个使用寿命期间,柴油机的废气排放总量比汽油机要少45%。在欧洲,30%以上的机动车是柴油车;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着力开发的百公里油耗3升的汽车,毫无例外地都是柴油车。造成我国柴油车噪音很大、黑烟滚滚的原因在于技术落后。一旦《柴油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付诸实施,我国不仅有望改变目前柴油车污染严重的状况,而且还会对机动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