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我国第十九次南极考察队凯旋 南极冰盖、地质、陨石、南大洋科考成果丰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1
第4版(要闻)
专栏:

  我国第十九次南极考察队凯旋
南极冰盖、地质、陨石、南大洋科考成果丰硕
本报上海3月20日电 记者谢卫群报道:今天上午10时,我国第十九次南极考察队载誉归来,“雪龙”号科考船安抵上海浦东民生港码头。国家海洋局举行了隆重热烈的欢迎仪式。
民生港码头今天彩旗招展,礼花彩球飞舞,少先队员向科考队员代表敬献了鲜花。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此次考察历时121天,是中国历次南极考察时间最短的一次。科考队在南极冰盖研究、地质研究、陨石研究和南大洋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南极埃默里冰架考察取得三方面的重大突破:在国际上率先成功钻取一支301.8米连续完整的冰芯样品,取得钻孔测温资料;圆满完成了南极埃默里冰架冰川学综合断面的调查工作;顺利完成了冰架前缘断面海水温度、盐度、深度和流场观测任务,使中国在国际极地科学研究领域的地位显著提升;
利用自行设计的海冰观测仪器,在世界上首次对南极海冰厚度变化进行了跟踪监测,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在海冰生长消融整体过程的研究方面填补了国际空白;
在格罗夫山回收的陨石远远超过了我国历次考察采集到的陨石数量的总和,使我国陨石拥有量跃升为世界第三位。
对3200平方公里的格罗夫山进行了1∶10万全面遥感测图,这是人类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首次进行的大范围全面遥感测图。
大洋考察队完成了大洋走航观测工作,获得各类采样700多个,投放抛弃式测温探头120个,是历次南极航线上投放探头最多的一次,为多学科研究提供了大量观测资料和样品。
完成了中山站600多吨的油料、物资的卸运任务和长城站400吨物资的卸运任务。(附图片)
3月20日,我国第十九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科考任务后乘坐“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回到上海,受到上海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
新华社记者 张刘仁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