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善待的视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1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时代新语

  善待的视角
  乌蒙
  善待民工的老话题,最近又在升温。刚刚结束的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共接到1050件议案,保障民工合法权益成为其中热点。
  善待,其实就是一种角度。
祛除偏见,需要摆正位置,转换视角,以平等、尊重和人性关怀的眼光关注民工。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然产物。无数怀揣梦想的民工涌入城市,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与稳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精神财富。他们候鸟一般飞来飞去,常常被城市所忽视。然而,回首既往,环顾眼前,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一支推动中国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权益、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利益相关体系的组成部分,将他们作为社会成员而不仅仅是劳动力接纳,是城市的必然选择。“腾笼换鸟”式的限制农民工进城,用工种限制、户口歧视、子女就学筑起的重重壁垒,从长远看将令城市的发展之路堵塞。
  以平等、尊重和人性关怀的眼光关注民工,并非一般的同情,需要实在的行动。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制定出台保障进城务工青年权益的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平等对待进城务工青年的公共政策,建立公正合理的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切实营造公平环境。
  以平等、尊重和人性关怀的眼光关注民工,非为一家之义务,而是共同的责任。团中央积极实施“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广东东莞等地精心培育“创业文化”,正是从服务社会发展全局的迫切要求出发,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远目标出发,从我做起,转变观念,将教育、管理融入服务的明智之举。
  以平等、尊重和人性关怀的眼光关注民工,也呼唤民工不断提高素质,塑造自信自强的新形象。新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山东青年王元成,是第三届全国“杰出进城务工青年”。今年“两会”期间,他一边疾呼制定《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法》,一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民工兄弟,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奋斗的人生最精彩,自信、自强才能赢得公平,赢得善待。
  愿城市早日成为广大民工的谋生之地、精神家园、成才舞台;愿千万个民工在全社会的关注与扶助下,早日成为平等的一员,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