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人工影响天气漫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1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天地人

  人工影响天气漫谈
我国有组织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主要是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早在1958年就开始了,当前国内人工增雨(雪)主要是针对不同的降水云系,通过气象飞机、高炮或新型火箭,在云中冷云部位播撒一定剂量的制冷剂(干冰、液氮等)或碘化银等催化剂,增加云中的冰晶数量,从而增加雨滴的数量和直径,提高云降水的转化率,达到增加局部地区自然降水的目的。目前全世界有20多个国家开展了这项工作。
  积极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对缓解水资源短缺,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地处黄河上游的青海省,1997年开始在黄河上游地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当年增加黄河径流1.8亿立方米,有效地增加了黄河水量。目前我国北方空中云水资源的利用率不到10%,加强开发利用仍有很大潜力。
  利用人工增雨(雪)还能缓解空气污染。几年前,攀枝花市某公司黄磷厂泥磷池垮塌,泥磷在空气中自燃产生大量烟尘排入大气,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有关部门及时实施火箭和高炮人工增雨作业3次,使攀枝花市空气污染程度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2000年底,中国气象局立项建设“西北地区人工增雨(一期)工程”,总投资2800万元,建设地点在黄河上游河曲地区。此外,甘肃、山西、安徽、河北等省也开展了人工增雨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的工程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农业抗旱、防雹、增加水资源、森林灭火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应用愈来愈广泛。
  (郭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