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让记忆证明历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1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

  让记忆证明历史
  北窗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全资拍摄的20集电视连续剧《记忆的证明》,已完成了国内场景的拍摄,近日将赴日本拍摄外景。这部集合了内地、台湾、韩国、日本等若干国家和地区优秀创作人员的电视剧,由曾执导过脍炙人口的《牵手》的杨阳任导演。在剧组赴日本之际,记者听导演杨阳谈了谈对该剧的一些想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将近60年了。进入互联网时代和太空时代的年轻人,已经被越来越先进的IT、软件、游戏、汽车等凝聚到了一起。在世界杯的绿茵场上,日本年轻人、中国年轻人、韩国年轻人充分享受着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人们的汗水流在一起、泪水流在一起。但是,今天的快乐、和平是过去无数的血肉之躯换来的。侵略者在给别国带来苦难的同时,也把本国人民拖向苦难的深渊。然而,这些惨痛的历史正在被人有意或无意地忘却甚至篡改。“‘一个没有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我们就是要用记忆所展示的历史真迹,去试图唤醒良知与理性的反省。”杨阳说这就是《记忆的证明》的创作宗旨。
  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中国战俘和劳工被抓往日本仓津岛修筑军事工程,劳工们不堪日军的残酷压迫奋起反抗,起义终以日军的疯狂屠杀而失败,其中唯有萧汉生侥幸生还。在战后的50多年的岁月里,这唯一的幸存者始终没有忘记死难的同胞,根据记忆写下了一本时断时续的《回忆录》。饱经风霜的萧汉生在生命垂危时刻,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找到当年的当事人填补上《回忆录》中一些扑朔迷离的历史空白。萧汉生唯一的孙子萧忆毅然从命,踏上了赴日本寻找证人的艰难之路。在日本,萧忆得到了日本姑娘青山小百合的热心帮助,两个年轻人在找寻证人的过程中产生了真挚的感情。同时,他们的心灵也在不断地接受着严酷的历史拷问。那些被查找到的当年的日本老兵,也不得不再一次面对那冷峻的历史记忆。随着萧忆和小百合的深入调查,终使沉积了60年的历史真相昭然。
  杨阳说:“据日方统计,二战时被日军抓到日本做苦役的中国劳工有近20万之众,而实际数字远不止于此。围绕该问题的追溯和诉讼至今仍在进行之中。虽然那场战争的烟尘早已散尽,但对历史的记忆不会沉睡。我们只想通过这个作品给历史以正视,给现实以警醒。”
  该剧以历史与现实,即“过去时”与“现在时”两个部分交替展现的表现方式阐释作品的主题。关于该剧的“过去时”部分,杨阳表示:“我们着重表现的是在战争时期,加害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强烈冲突,这不仅仅是压迫与反抗,还是每一个人自身的人性揭示。通过受害者从挣扎到最终走向反抗的过程,我们看到了人格和自尊的觉醒,由个体抗争而后逐渐走向自觉的、有组织的反抗。”
  而关于该剧的“现在时”部分,杨阳认为:“前者重在叙事,后者重在思辩。前者重在动之以情,后者重在晓之以理。时空虽然大幅度地跳跃变化,但思想内涵一脉相通。”
  该剧中的日方总监冈田由日本演员矢野浩二饰演,他说,“这部电视剧的‘过去时’戏中有许多场面和内容,都是我在其它有关这段历史的电视剧中没有见过的。不管是从中国人还是从日本人的视角来看,杨导演能很客观地处理和表现这段历史,是很难得的。我相信这将是一部很深刻的作品,希望中日两国观众都能接受、喜欢。”矢野浩二曾在电影《平原枪声》中饰演日军毛利大队长;正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走向共和》中的明治天皇,也由他扮演。
  “我希望真实地呈现历史。肉体的痛苦也许是短暂的,但精神的创伤是长久的。惟有你的‘痛改前非’,才能换得我的‘不计前嫌’。我希望以我们的创作去参与对人类非正义战争的声讨,同时也用我们的创作去抚慰和纪念那些逝去的英灵。唤起人们为新世纪创出一片平静的天空。”导演杨阳如是说。
  (题图为杨阳在拍摄现场。)(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