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科威特城人心惶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2
第5版(国际)
专栏:记者亲历

  科威特城人心惶惶
本报记者 胡锡进 环球时报记者 宋念申
从3月20日到21日,空袭警报一次又一次地划破科威特城的上空。战争的第二个夜晚比头一个夜晚更让人揪心。从深夜0时到2时,短短两个小时,记者就在科威特城3次听到空袭警报。可想而知,遭到轰炸的巴格达城里,老百姓的日子根本没法过。据报道,伊军第一天共发射了8枚导弹进行反击,但没有一枚落到科威特城内,它们都落到了北部边界地区。我们没听到有什么伤亡的报道。美军的“爱国者”导弹只拦下两枚伊军导弹,“爱国者”导弹的可靠性在这里一下子大受怀疑。虽然伊拉克的导弹没打进科威特城,但还是把很多人吓得不轻。平时繁华热闹的科威特城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街上能看到一些戴着防毒面具拍片子的电视记者。星期四是科威特人的周末,要在平时海湾大道上入夜灯火通明,早堵车了,想找个地方停车很难。而这个星期四晚上的海湾大道空空荡荡,装甲车来回巡逻,机关枪架在外面,很多地方还设了临时哨卡。
伊拉克的反击一下子搅乱了在科威特的人心。大量外国人希望撤离,但到20日晚,所有进出科威特的航班被取消,科威特领空已处于临时关闭状态。外国人想走已很困难。在埃及航空公司门口,这些天从早到晚,一直聚集着三四百人,有的堵在公司门口,有的则坐在门前空地上,他们都是在科威特的埃及人,希望能搞到一张飞机票,早日回家。一个名叫奥马尔的埃及青年告诉记者,这里的埃及人非常害怕战争,觉着还是回埃及安全。这里的秩序甚至到了要靠警察来维持的程度。在印度航空公司门口,情况也差不多。但现在即使拿到机票的人也暂时走不了了。
21日9时20分和13时,记者在科威特城又听到两响防空警报,这反映出在美英军队发动全面进攻十几个小时,并深入伊拉克境内几十公里后,驻守伊南部的伊军队仍在距边界不远的地区组织抵抗。尽管美军表示军事打击的进展很顺利,甚至散布消息说萨达姆有可能“被炸了个正着”,或者失去了与前线军队的联系,但总的感觉是,战争进程并不像一些美国媒体所预测的那样,即从一开始就使伊拉克政权陷入瘫痪。21日中午,伊拉克新闻部长萨哈夫在巴格达举行新闻发布会,否认萨达姆被空袭击中,显示出伊政权仍在正常运转。此间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伊拉克的指挥系统今后能否保持目前的状态,特别是萨达姆个人是否有能力继续指挥,是今后一个时期伊拉克战局发展的关键。
20日晚,记者参加了科威特人的一个聚会,想听听当地人怎么看待这场战争。当地人的聚会被称为“迪瓦涅”,历史悠久且非常流行,是科威特人最重要的社交方式。主人是个商人,他说他这里平时人气很旺,但那个晚上只有10人左右。城内的许多“迪瓦涅”在战争爆发以后被取消了。
整个聚会期间,电视一直开着,并停在科威特的新闻频道上。大家不断停止谈话,注意收听电视上说什么。偶尔有人走进来,也是首先向大家宣布他刚从别的地方听到的最新消息,往往引起不小的轰动。显然大家的全部心思都集中在这场战争上。记者问这场战争会持续多久,大家都表示很难说。但记者注意到,战争开始前那种“战争只需两三天”的大胆预测没有了,最少的也认为得两个星期左右。其中一位最年长的名叫穆罕默德·阿卜杜拉的退休官员,今年70岁,对战争进程的看法最保守,认为得打“6个月”。这么悲观的预测记者过去从没听说过。
阿卜杜拉老人的理由是:美国这次没拿到安理会的授权,属于理亏,所以不敢放手打,怕伤着伊拉克百姓,因为美国一再表示战争的目标是推翻萨达姆政权,是为伊拉克人民好,如果打死很多伊拉克百姓就没法交待。此外,萨达姆不是一下子就能被打倒的,美国只有一点一点地削弱他。老人认为,这场战争很可能出现城市巷战。萨达姆即使拥有生化武器,最初阶段也不会使用,如果使用,那么反对美国动武的国际舆论有可能出现不利于伊拉克的变化。阿卜杜拉老人说,他最担心的是战后,因为他根本不相信美国人打这场战争是为了解放伊拉克人民,但美国到底想在这个地区做什么,现在只有天知道。 (本报科威特城3月2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