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3
第1版(要闻)
专栏: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青连斌
“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是十六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论断,它揭示了我们所要建立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内在规定性,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思想道德体系结合在一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今天,我们强调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就是要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使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这就必须深入研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坚持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统一,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从现代国家的治理方式看,德治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法律是硬要求,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主要靠“他律”,靠外在的强制来发挥作用;道德则是软要求,具有感召力和引导力,主要靠“自律”,靠内在的自觉来发挥作用。法律和道德的不同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既发挥法律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又发挥道德的教育引导和自我启发作用,使法律和道德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中华民族素有“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之称,有着悠久而深厚的道德传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把这些优秀传统美德和革命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中去,使之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既体现时代特点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又是一个与时俱进、逐步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国情,紧密结合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对人民群众的道德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形成对新形势下道德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另一方面,要把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同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要深入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