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在黄土高原地区大规模修建淤地坝,可以起到拦泥滞洪、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等作用—— 建淤地坝:小投资解决大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3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在黄土高原地区大规模修建淤地坝,可以起到拦泥滞洪、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等作用——
建淤地坝:小投资解决大问题
  周万龙
黄土高原人民的创造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这里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沟道面积占到总面积的60%以上。沟道是径流的通道,也是入黄泥沙的主要产地,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到16亿吨。
  长期以来,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治理水土流失实践中发现,在水土流失严重的沟道里筑道坝,既可以调节洪水强度甚至蓄水,又可以拦截从山坡上冲下来的泥沙,形成平整肥沃的坝地,于是创造出了拦泥淤地坝这一除害兴利的重要工程措施。多年来,经过水土保持部门的总结和推广,淤地坝建设在陕西,尤其在陕北地区得到长足发展。目前陕西省共建成淤地坝3.8万多座,淤成坝地约83万亩。
  黄河水患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泥沙问题是黄河成为“悬河”的症结所在,而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仅陕西省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就达到8亿吨。治黄需治本,治本必减沙,减沙则可以通过大规模修建淤地坝来实现。分布于沟沟岔岔的淤地坝削峰滞洪,把泥沙就地拦截,不但减少了下游河床的淤积,保护了下游安全,而且为下游节省了清淤加堤费用。目前,陕西黄土高原区内的延安市宝塔区碾庄沟、榆林市米脂县榆林沟、绥德县韭园沟、横山县赵石畔、元坪等一大批小流域坝系已不再向下游输送泥沙。中科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等单位联合调查发现,无定河、清涧河及延河3条流域淤地坝年平均减沙量占水土保持措施总减沙量的74.7%。
  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
  据调查分析,平均每公顷坝地可拦泥9万吨,陕西全省3.8万多座淤地坝累计拦泥50多亿吨,即减少了50多亿吨的入黄泥沙。若按1/3泥沙沉积河床,清淤加堤费用按每立方米20元计,则共为下游节省清淤加堤费用约260亿元。由此可见,淤地坝是防止泥沙下泄的一道有效防线,加快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使泥沙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悬河”问题,确保黄河安澜。
  此外,淤地坝的直接功效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粮食大幅增产。淤地坝使水沙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前期可作为小型水库使用,后期淤积成地,土肥水足,成为稳产高产基本农田。据研究分析,坝地土壤含水量相当于梯田的2倍,坡地的2.5倍。每吨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分别是坡地的1.2倍、4倍、5.2倍和1.25倍。一般年份,陕西省83万亩坝地可产粮3亿多公斤;大旱之年,稳产效果更为显著。在1994和1995两年连续遭受历史罕见大旱、一般旱地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下,陕西坝地亩产一般稳定在250公斤以上,有的高达700公斤。群众称赞说: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天旱也不怕。
  修建淤地坝不但能够解决生态用地和生产用地的矛盾,而且可以通过小投资解决大问题。以陕西为例,目前陕西省境内的黄土高原地区尚可兴建淤地坝12.5万座,其中旧坝改造万座。这些坝建成后,可控制水土流失面积7.8万平方公里,新增库容340亿立方米,拦泥沙280亿吨,新增坝地350多万亩,每年可产粮食10亿公斤。还可以增加人口容量200万人,促进1000万亩坡地退耕还林还草。从投资来算,拦截1吨泥沙的淤地坝建设费是1元钱,建设12.5万座淤地坝共需投资约280亿元。但如果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吸纳社会资金,加上地方财政配套解决100亿元,国家只需投资180亿元。这笔投资看上去不少,但如果不拦截280多亿吨泥沙,让其进入黄河,则下游的清淤费用高达1000多亿元。
  建管机制待创新
  目前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已建成的淤地坝病险严重,不仅影响效益的发挥,而且直接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陕西省3.8万多座淤地坝,绝大多数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的,由于超期运行,加之存在“有人种地无人管坝”的现象,致使原有淤地坝病险情况较为严重。有近一半已淤满或基本淤满,失去了滞洪库容,成为险坝;坝体设施损坏严重的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直接影响到淤地坝的安全和效益的充分发挥。二是多渠道管理,标准不一,制约着淤地坝建设的有序发展。近年来,淤地坝建设的投资部门增多,但有些部门对淤地坝总体规划不掌握,对行业规范、规定不熟悉,立项时未与水保部门协商,致使一些项目的立项与总体规划脱节,坝址选择不当,不仅造成资金浪费,而且还威胁到下游安全。
  在淤地坝建设和管理中也应积极探索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对所有新建项目都应按照产权明晰、有偿使用的原则,稳步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切实落实管护责任,解决建管分离、用管分离、建得越多国家包袱越重的问题。对已建成的淤地坝要通过承包、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以存量换增量、以资产换资金,滚动发展,永续利用。
  (作者为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局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