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富有创意 情理交融——《“三个代表”兴中华》评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8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富有创意 情理交融
——《“三个代表”兴中华》评介
石仲泉
  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以来,广大理论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王天玺撰著的《“三个代表”兴中华》一书,就是一部颇有特色的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著。该书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概括为“兴中华”,并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分专题、设章节,建构著作体系,从各个方面展开论述,读后让人感觉主题鲜明、论理充分、激情高昂、文笔酣畅。
  创新意识强烈是该书的一个重要特点。作者不仅从思想路线的角度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词是“创新”二字,而且书中的分章标题接连安排了五个方面的创新,进行深入的阐述。同时,作者还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观点,如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在当代世界两大进步潮流的交汇点上,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胜利前进两大潮流已融为一体;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既要使市场经济具有科学思想的“头脑”,使其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又要使它具有“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心脏”;等等。
  情理交融是该书的另一特点。文章要有好的社会效果,就要将道理讲清楚,以理服人;还要注入激情,以情感人。文章的激情,不是靠表面作秀,而是要“自然天成”,这与作者的性格、经历、情感等个人特质有密切关系。该书作者出身彝族,对作为56个民族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充满深厚的爱,对曾经创造过灿烂文明但在近代落伍并遭受西方列强凌辱的祖国的伟大复兴充满企盼之情,对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充满坚定信念,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充满讴歌之情。这些真挚的情感溢于笔端,使该书文字优雅但无矫揉造作之感,叙述流畅而不铺陈,读来让人感觉到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感召力。
  作者曾担任过地方领导工作,现在又任党中央机关理论刊物的主要领导,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写政论文章可谓“驾轻就熟”。这使该书在立论上眼界比较开阔,有世界视野;分析问题既注重逻辑,一环紧扣一环,又旁征博引,运用丰富的资料论理;批评不能苟同的观点,能抓住要害,一针见血,没有空泛之感。当然,任何论著都不能说没有缺憾,比如该书中有的观点论理还不够充分,有的分析似还可展开一些。但这些都不影响该书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