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4
第9版(理论)
专栏:

  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谭平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敏锐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贯彻落实这一要求,我们应在形成尊重创新劳动的良好氛围、创建有利于创新的教育体系、建立激励创新的有效机制和合理的用人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形成尊重创新劳动的良好氛围。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的内涵不断丰富,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知识含量不断提高。复杂劳动由于包含更多的知识、技术,能比简单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创新人才的创新劳动,就是一种复杂劳动。他们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先进技术、管理能力以及信息等,成为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价值与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创新人才的创新劳动,也在不断地提升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该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占据优势地位。因此,要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们首先要端正对创新劳动的认识,形成尊重创新劳动、尊重创新知识、尊重创新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创造性。
  创建有利于创新的教育体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是基础。培养创新人才,既要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态度,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善于把握机遇的敏锐性和积极改造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以及对事物不断进行思辨并力图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应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建有利于创新的教育体系,使人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被激发出来。同时,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形成学习型社会,使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之中。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在不断发生着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人们要想有所创新,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这就要求我们在合理使用人才,激励他们发挥聪明才智的同时,又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为他们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立激励创新的有效机制。创新活动需要激励。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人们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敢于创新、追求创新的社会氛围,促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因此,要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建立激励创新的有效机制。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为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明确了方向。要通过体制创新,大力激励人们的创新活动,保护人们因创新活动获取的收益,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用人机制十分重要。能否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能否脱颖而出、施展抱负、发挥才智。要在用人机制中引入竞争,因为均等的竞争机会可以使人才更加了解自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实现人才的优胜劣汰。通过机会均等的竞争,还可以优化人才的配置,达到人才与岗位的最佳结合。要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积极营造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