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把“党管人才”要求落到实处——学习贯彻《人才规划纲要》座谈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4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把“党管人才”要求落到实处
  ——学习贯彻《人才规划纲要》座谈会侧记
  本报记者 盛若蔚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去年5月中央下发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正是组织人事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积极应对国际人才竞争,服务大局、与时俱进的产物。它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也是今后几年我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3月,春寒料峭。但这似乎并未影响到人们对人才问题探讨的热忱和关切。
  23日,由中央组织部干部一局与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共同举办的学习贯彻《人才规划纲要》座谈会,聚集了来自部委、地方及学界十几位专业人士的视线,大家畅言抒见,将“人才”这个厚重的话题说深、讲透。
“中央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党管人才’的要求,这一战略决策不仅扩大了组织工作的视野和领域,而且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工作着力点。”直接参与起草纲要的中组部部务委员、干部一局局长彭清华开宗明义,明确强调,坚持党管人才是落实《人才规划纲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织保证。
  “我国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上尚存有不少薄弱环节,目前科技部已着手实施科技人才战略,重点放在营造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点上。我们一定要在科技工作各个环节上都把重视、发现和培养各类科技人才作为第一要务。”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语气坚定。
  如今,“新北京、新奥运”的标志语人们已耳熟能详。“要落实这一发展战略,必须努力营造人才资源密集、人事法规健全、专业结构合理、市场开发有序的人才环境。”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赵家骐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落实纲要,关键要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上下功夫。”他还自豪地透露,北京拟在5年内平均每年聘请国外专家1000人以上。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郑虎坦言,与世界排名前五位的跨国石油公司相比,我们的跨国指数总体上较低,特别是人才队伍整体实力还难以与之抗衡。“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创建‘学习型企业’,就是我们落实纲要的实招。”
  为早日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已加快了国际人才高地建设的步伐。“通过实行3个五年人才高地建设的滚动计划,上海将成为国际人才集散中心。”身为上海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的沈荣华研究员兴奋地说。
  改革开放前20年,四川广安市每年考入大学万余人,回来的仅几十人。人才的匮乏成为广安发展的致命伤。市委书记谭力对当年巨大的数字反差记忆犹新,“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针对令人头疼的人才外流问题,人事部人才研究所所长王通讯研究员给他支了一招:“对这种经济学现象,解决的关键还是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经济上去了,环境建设好了,人才回归便水到渠成。”而尝到人才荟萃甜头的江苏昆山市委书记张雷,对此也深以为然:“我们是靠人才铺就了‘昆山之路’。”
  人才是最大的财富,人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人才是最根本的保证。“我们要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认真落实《人才规划纲要》,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这是与会同志的谆谆心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